分卷阅读35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可有准备「起檐子」?」罗开皱着眉头:「什么「起檐子」?」那媒人揜口呵呵笑道:「所谓「起檐子」便是给轿夫的红包,习惯是这样的,轿夫拿了红包后,自会起轿的了。」罗开忽然想起,前时方晴云已把婚礼习俗的琐事,早已与他详细说了一遍,只是当事项烦琐细碎,一下子倒不容易记起来,才会一时忘记了,现给那媒人在旁提起,立即醒了过来,连忙在大红礼服内掏出一迭红包,分别派与众轿夫。

笙箫锣鼓再次响起,一行人了新娘子,沿路重返凌云阁,来到大门前,便见庄内的丫鬟武师栏在大门前,不许亲大队前进。

这次罗开倒也知道,记得方晴云曾经说过,这叫做「拦门」,举凡帮忙婚事的亲友,这时都会拥在大门外讨取红包。

瞧来娶个媳妇,要花的红包确实不少呢!

(手'机'看'小'书;www.feiguaks.com)四位新娘子在媒人搀扶下,一一下了轿子,但还是不能立即进门。

只见大门之前,站着一个身穿法衣的人,此人称为「人」,在他手中拿着一个藤斗,斗内盛着谷米、豆子、铜钱、果子等物,口里念念有词,随手把斗中各物品向大门撒去,名为「撤谷豆」。

「撤谷豆」这个习俗起于汉代,人们认为新人进门,必有三煞挡拒新娘,三煞是指青羊、乌、青牛等三神,若冒犯了三煞神,将会有损男家长辈,也会绝了后代;但撒过谷豆,三煞便会避开,新人就可入门。入门之前,还要把预早放在门限的草捆踢开,这才能进门。

由花轿至大门口,地上长长的铺着一行毡席,四位新娘不能踏在地上走路,只能走在毡席上。在白居易「深娶妇家」一诗中,便有:「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的句子。

接着一人手捧铜镜,在众新娘前背门倒行,引领着新娘入门,众人跨过鞍、草、秤三样东西,新娘终于进入了男家。

常言道:「好事多磨」,当真半点不假!婚礼中的习俗琐事,委实不少呢!

四位新娘子由媒人引路进入新房,便见一张足可卧上数人的大榻,端端正正的放在内室靠墙处,光看这张大的模样,便知是专为四位新娘而设,好方便四人能同时侍候丈夫。

四位新娘一字排开,坐在沿,这名为「坐富贵」,等待着吉时来临。

为方便新郎新娘行礼,大婚礼堂便移至凌云阁前的花厅。

此时,罗开身穿大红礼服,头戴花球帽子,在凌云阁花厅的椅子坐着,这称为「高坐」。

吉时已届,媒人先敬罗开一杯酒,请他下座。并引着他进内间,邀请新娘出花厅行礼,而一大伙喜看热闹的人,紧随罗开身后,一同来到新房。

来到新房门口,门额上见有一段红彩布,彩布下端,给碎裂成一条条小片条,横挂在新房门梁上。

当罗开进入新房后,看热闹的人纷纷上前争抢彩布的碎条,这习俗叫作「利市缴门红」,为求讨个吉利、沾点喜气。

罗开父母因早已去世,只好请田璜作男家主婚人,而女家主婚,自是由怪婆婆、白瑞雪、晴云秋月夫妇担任。

新郎请出四位新娘,手执四条大红彩布,中间均结有一个同心大结,这为之「牵巾」,罗开与四位新娘各执一端,双方朝主婚人参拜,再拜天地,跟着夫拜。礼成之后,新郎新娘再行回到新房,媒人把铜钱、彩纸、果子等散掷在榻上,名为「撒帐」。

撒帐之后,便是新郎新娘合髻,喝过杯酒,婚礼至此,已算是完成。

凌云庄内外筵开百多席,当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庄内的丫鬟武师,川不息的上菜递酒,忙得不可开

罗开身穿礼服,由上官柳、唐贵等人陪同下,不停往来敬酒。众群雄大多是豪放之士,几杯黄汤下肚,不免找着新郎耍闹,幸好罗开功力深厚,喝酒犹如喝水似的,况且在他身旁,还有上官柳等人帮忙,更不怕给人灌醉。

酒宴直到亥时方告完结,部分宾客已陆续离去。罗开折腾了一,终于能放松一口气,到得曲终人散,罗开才回到新房,众媒人看见新郎走进房来,旋即一迭连声向他恭喜,众媒人取过红包后,便一一退出新房。

待得媒人走后,罗开来到众女跟前,盘手望着她们微微浅笑,看见四人脸罩红彩巾,螓首低垂,一排端坐在榻沿,一时之间,实难认出谁人打谁人,笑道:「妳们四人衣着一式一样,倒也难认得紧,待我先猜猜看。」说话间走到最左边一人,凝神向她看了一会,四人因为坐着,确难分出身材高矮,只好凭着她们的身材瞎猜,想了片刻,开口说道:「瞧妳手指尖尖,必定是婉婷妹?」随手把她脸巾掀起,立见一张娇美可人,似笑非笑的俏脸望向他,正是白婉婷。

罗开笑道:「为夫的眼光还不错吧!」白婉婷微笑道:「人家和你相处这么久,要是你猜不中,证明你没把人家放在心上,打后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