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方言之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
一通忙,偌大场面。
苏木没想到乡试比起院试来,场面热烈成这样,顿时看入了。毕竟是他第一参加正式的国家公务员试考,心难免好奇,却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可就在这个时候,苏木却发现对面的考生们都同是忙地打开考蓝,掏出房四宝摆在桌板上。又给砚台加上水,飞快地磨起墨来。
就连那个受辱后不住哭泣的考生也不例外。
苏木心奇怪,这都还没发题目呢,忙什么呀?要答题,也不急于一时啊。
等杨廷和等人进了致公堂,就是三声净鞭响起。然后“开卷”声从至公堂那边一声声如同接力一般传过来。
一个考官随着声音出现在丁字考区,手里拿着一张纸,展开了,凑在灯火下面看了看,然后大声唱道:“各考生且听明白,第一场试考,第一题《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念完之后,他故意停了停,让考生们自己记录。
一口糯软的带着杭嘉湖口音的官话,叫人听起来有些吃力,但却非常好听。
显然,这个考官是江南人氏。
江南风鼎盛,有明一朝出的进士成千上万。整个朝堂,竟有一大半官员是江浙人氏。因此,江南地区的几种方言简直就是半官话,你不懂几句吴俣软语,本就混不开。
苏木前世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学院里也有不少江浙人,自然听得明白。不过,他却是大吃一惊,险些叫出声来:卧槽,原来乡试没有题目纸,而是直接念题。难怪刚才其他考生们飞快地磨墨…糟糕,这下糟糕了…
原来,在上一次院试的时候,考生都会实先领到一叠卷子。在每场试考的时候,考官就会将印有题目的纸条分别发下来,让大家依上面的题目将章作在卷子上。
苏木本以为乡试也是如此,倒没有提前准备。
不过,心微微一动,苏木就想通其关节。不同于院试,乡试举之后是可以直接做官的。正因为如此,朝廷为了防备考生作别,可谓是用尽了心思。若是发试考纸,须防着考官在递给试考的题目纸夹了答案。
因此,到后来,索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口述。
因为不悉考场规则,这次却被打了个冷不防。
再看看对面,那几个考生都提起笔飞快的记录着,苏木顿时就急了眼。
慌忙从考篮里拿出笔,可一看,
笔早就实现洗得干净,竟无半点墨汁。
现在磨墨,也本来不及了。
正着急,那考官又开始念道:“第二题《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苏木有些傻眼了,一颗心蓬蓬地跳个不停。
他忙在心里对自己说:别急,别急,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总会有法子的。四书五经我可都是能够倒背入的,倒背…
看着手里的墨锭,苏木眼睛一亮,也顾不得什么,忙将其放进嘴里,粘了点口水,在墙上写下“故为政,以仁”五个大字。这算是一种变相的缩写吧,反正间的字句自己都能背下来。
然后,又抬手在墙上写下第一题“有一,恕乎!”他的考棚位于最外间,一举一动都落到那考官眼里。
见苏木墙写字,又
得如此狼狈,自然知道这个考生究竟在做什么,就有衙役忍不住哈一声笑起来,其他几人也是掩嘴偷笑。
这书生实在太搞笑,又得斯扫地,考官心大怒,大声呵斥道:“你这人怎么回事,堂堂名教人,搞这种怪,成何体统?”见考官发怒,一个衙役厉喝一声,提起
子就朝苏木走过来。
苏木吃了一惊,背心的冷汗立即就沁了出来。如果考官不许自己在墙上写
画,这么多道题目,自己又如何记得住。
难道这次试考刚一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想到这里,苏木心成一团。
正在这个时候,那考官却神一动,摇了摇手,“慢着。”衙役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考官道:“罢了,毕竟关系到一个读书人的前程,由他去。”苏木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那个考官有些
起来。
他却不知道,这个考官在呵斥的时候,忍不住朝苏秀才挂在考舍门口的写板上看了一眼,上面正写着“苏木”二字,心一动,这才放了他一马。
原来,在考场考生难免上厕所这种事情需要解决,但考场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你总不可能在一片寂静大喊一声:“报告政府,求茅”惊扰了秩序不要紧,将其他考生的作思路打断就不好了。
所以,考生在进场的时候都会领到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木板,进考舍的时候就挂在门口。遇到有事需要叫人,就敲敲板子,到时候自然有衙役过来处理。
看着苏木一张花脸,浑身上下透着狼狈,那考官觉得非常有趣,心下决定等下见了其他考官,将这事说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有趣的曲。怎么说这个苏木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
成这样,倒是一桩趣闻。
他看了看身边的衙役,收起笑容,说道:“严肃点。”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大喊一声:“听不明白,考官大人,你的口音小生听不懂。”话音刚落,就有两个衙役飞快地冲到那人面前,破口骂道:“无故扰考场,打不死你!”就将手
子朝前一戳,正那书生的嘴,直捅得
口是血。
见考场的规矩如此之大,众人都是战战兢兢,噤若寒蝉,再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考官被那考生这么一打搅,面铁青地念完所有题目,这才一挥袖子,转身离去。
用这种方法,他很快将剩余的其他题目都记了下来。
这才松了一口气,飞快地磨起墨了,却不想自己刚才不用地将墨锭朝嘴里,早就将一张脸
成了花猫。
这次乡试同以往一样,第一场乃是《四书》三题、《易》四题、《书》五题、《诗》四道、《秋》四题、《礼记》四题。
这其,《四书》三题是必答题,都需要做。至于后面的《易》四题、《书》五题、《诗》四道、《秋》四题、《礼记》四题,则每书只选一题即可,并没必要每题都作。
加一起,这第一场就有八篇八股。
每道题目都必须在三百字以上,可只要是作过八股的人都知道,一篇章若想写完,就算你字句再凝炼,也需八百字。
平均下来,一篇大约是千字出头。
七篇章,加一起七千字,加上构思和草稿,需要在三天之完成,时间并不太宽裕。
苏木只顾着抄题目,倒没时间去审题。
苏木顾不得同情那个没听明白试考题目的士子,手脚麻利地磨好了墨,费了半天工夫才将题目抄在草稿纸上。
等一切妥,天已经朦胧亮开,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揣摩起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