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通房上位记 第81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接下来的子里,随着大家知道曦宝的存在,令婉的重华里,还真的是一比一热闹了起来。

  王府的旧人们,一个接连一个的过来拜见,王美人来的时候,还给曦宝带了个亲手制的玩偶。

  曦宝很喜,令婉却是不得不小心的检查了一番,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她小心过度了,但总归,令婉该的心,还是要的,小心谨慎从来不会错。

  令婉不知道的是,自从当年王美人想捉她却反而让自己摔了一身的大粪之后,早把令婉当成了不敢得罪的人,如今之举,不过是想讨好她罢了。

  想讨好令婉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令婉都态度淡淡,她又给不出别人什么好处,也就懒得那些拉帮结伙的勾当。

  如今的后,并没有比王府后院多了几个人,她如今要做的,也不过就是好好和皇上培养更多的情罢了。

  不过如今这件事,似乎变得比她想象的更简单了起来,原以为的他当了皇帝后会变得更忙更有距离,身边的美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这些事情,竟然通通的都没有发生。

  反而是变得越加好相处了,令婉甚至能清晰的觉到,男人对自己的在意是越来越深的,宠溺和纵容,也变得更甚从前了。

  好的时常会让她生出一种不可思议的错觉来。

  启元初年的这个新年,年节过得盛大而又隆重。

  除夕夜宴上,令婉和贤妃一左一右的坐在了启元帝的两边,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敬贺和叩拜。

  果然,高处的觉到底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后妃嫔的身份和王府后宅女眷的身份简直不可同而语,

  这一点不止令婉触颇深,曾经的后宅女人们都是如此。如今的启元帝后,妃嫔实在是太少了,高位更是少的可怜。以至于,每一个人都成了外面的人巴结的对象。

  只不过有的人巴结起来让人愉快,有的则是扫兴又让人讨厌。

  这半年多以来,除了令婉这个不跟便宜弟弟以外的家人接触之人,其他的如同云妃和柳贵嫔,甚至包括吴贵人,都不止一次的接收到了来自家族里想要送人进的请求。

  只是,大家都不是傻的,又或者也本没那个本事,总之她们之中倒是没有一个人接受,里如今唯一住着的一个官家小姐,便是贤妃的侄女,萧锦了。

  然而住了这么久,依旧只是个官家小姐的身份罢了。

  如今的贤妃早已不再是曾经的王妃,启元帝更不是曾经的镇南王了,他不需要再给贤妃面子,也不再重视她的心情。自然也懒得再去收个萧锦了。

  萧锦自己倒是牟足了劲的想要上位,奈何,她本毫无机会。

  这半年多以来,启元帝去后的频率已经快要和他去重华的频率持平了。

  如今整个后的人都看出来了,淑妃盛宠,无人能出其左右。

  暂时还没有人试图挑战淑妃的权威,但后的平衡早晚会被打破。

  毕竟,如今是贤妃和淑妃共同管理着务,淑妃子懒,贤妃握紧务的大权后,越发的觉得淑妃是个讨厌的存在了。

  不过更讨厌的则是此刻,夜宴到了后半场,竟然有了一众劝谏皇上早立后的大臣们,

  启元帝不语,他们的目标竟是转到了贤妃和令婉两人的身上。

  文臣们说话,最会引经据典,绕来绕去,一顶顶的大帽子就扣在了你的头上,让你觉得若是不按照他们的想法来,似乎就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一般。

  “两位娘娘贤淑良德,理应劝谏皇上,让皇上早立后。”这是他们最后的结语。

  贤妃对此无措,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复他们的迫,令婉却是直接冷笑,睥睨着众人,毫不客气的训斥道:

  “大人们今个儿莫不是喝多了酒,糊了脑子,皇上立后这样的大事竟然也允许本们这些后妃开口参与了吗?若果真如此,那倒是好了,恐怕也轮不到今天大人们在这里开口了……”

  她□□的嘲讽,那神里是明晃晃的看傻子一样的目光,

  只差没说若是那般,她们自己只怕早就想做了皇后了。

  至此,立后一事,也就不了了之,接下来的子里,后人少,纷争不多,务大权几乎都握在了贤妃手上,只是她却必须听着令婉的意见行事。

  只因,她能握着的全部权利,都是令婉不想理会的缘故。

  圣宠更是都集中在了令婉一个人的身上,淑妃娘娘威仪,和内外,无不皆知。

  启元二年年末,中的姚贵人偶得宠,后内声名鹊起,没过多久,另一位陈贵人也随之承宠。

  启元三年夏,姚贵人大庭广众之下挑衅淑妃,被淑妃当场处以杖刑,随后,姚贵人被贬为美人,淑妃却也因此受到了皇上的冷落。

  贤妃趁机夺权,却被淑妃反将一军,直接失了务的管理权。

  至此,后里,淑妃一家独大,只不过圣宠却再不如前,可偏偏,一应行为,越发放肆。启元帝和淑妃的关系,也让后诸人,陷入了茫。

  期间诸多选侍美人,意图接近皇上,获得圣宠,最后却都未能如愿,不过却也不曾因此得罪了淑妃。

  同年,朝中不断的有人上书立后,选秀,却皆被启元帝搁置。

  年末,重华再次成为了启元帝时常涉足的地方,淑妃重获宠,且盛宠更胜从前。

  与此同时,贤妃心策划了一场针对令婉的意外谋害,只是尚未实行,就已被启元帝查获,当即下旨,把贤妃幽在了长,终身不得出。

  启元四年的八月份,皇上册立淑妃为后,封后大典隆重又盛大。

  皇上册立新后的第二年,边关闻名的少年将军周宝福进京述职,接受封赏。

  金銮大殿之上,少年将军剑眉星目,仪表堂堂,阔步走来,自带威势。

  然而,当他叩拜在地,行礼问安之时,却声带哽咽,红了眼眶。

  引得百官侧目,众臣惊诧。

  更惊诧的却是,启元帝直接从龙椅上起身,走下高位,亲自扶起了跪地之人。

  在大家疑惑不解的目光中,启元帝亲昵的拍着少年的肩膀,高声赞叹其道:“好样的,福宝,你是朕的骄傲!”

  紧接着,启元帝重回高位,一个挥手间,有太监拿着早就拟好的圣旨,当众宣读。

  直到圣旨宣读完毕,还有好多的大臣没有回过神来,也有那聪明之人,当即反应了过来,原来刚刚他们没有听错,也并非皇上喊错了称呼,周宝福亦是周福宝。

  而皇上那个一直养在灵州的重伤之子,皇后娘娘的亲儿子,小名可不正是福宝!恍然大悟,不过如此。

  启元帝的这道圣旨,很快也被天下皆知,所有惊奇叹,总结起来不过一句话:“少年将军周宝福,受封册立为太子之位”

  作者有话说:

  完结了p○.space「ponews」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