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关于小说的故事:最早发生的事情,是在长沙的镖子岭。
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个盗墓贼从战国古墓中盗出了本书中最重要的物件——战国书。
这是吴爷爷上一代也就是狗五爷年少时候的故事。当时还没有江湖上的排行,比较有名的一共九个人——陈皮阿四、狗五、黑背老六、等等,其中最末的是解阿九,也就是解连环的老爸。
后面也有所谓的十爷、十一爷,那被认可的范围就很小了,都是自己或者手下的人封的,说到外面别人都不知道。有人说陈皮阿四现在九十多了,五十年前他也四十多了,而但还是狗五还不大,如果他当时十七岁,年少成名也得十年,那时候也就二十七,如何能排在年近五十的陈皮阿四后面,成为狗五?如此排下去,解小九当时岂不是还在穿开裆?这有点无理取闹。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江湖上排的不是年龄,而是资历和辈分,而且这些都是人家给排的。
吴爷爷狗五排的如此高,可见当时他的手腕和魄力是多么厉害,让人不得不服。
第二个故事,同样发生在镖子岭。那是吴三叔夜盗血尸墓截了美国人胡的那件事情,是发生在第一个故事后二十到三十年,这件事情可以说完全巧合,而且吴
三叔也由此知道了当年吴
爷爷他们第一次盗血尸墓时发生的事情,这一次冒险,三叔上升了若干经验值,得到了一颗奇怪的丹药。
虽然这只是一个曲,但是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之后西沙事前的起因。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西沙的外海。这也就是吴三叔怒海潜沙的故事了。
张起灵的出现形成了这个故事中最大的谜团。故事中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三叔忽悠版本,另一个是三叔经历浩劫后的坦诚版本。
最后的真相是。两个版本都是三叔骗吴的。因为在三叔心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和无
有关。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山东的七星鲁王。这是本作品的第一个故事,也是吴
第一次下地,经历过这一次后,吴
从坚定的无神论者变成了神经病患者,参与到这种犯罪活动中实在是好奇心作怪,在这个故事中,靠闷油瓶力挽狂澜吴
等人最终逃出生天。
由此。之前的三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有机会融合到了一起。
战国书、西沙事件、莫名的丹药等几条线索聚合,整个故事开始变得极其扑朔
离。
第五个故事,重新回到西沙。这一次是吴自己进入汪藏海的海底墓
,寻找消失在墓
中的三叔,此时的三叔,已经从海底墓得到了天
的线索,开始了云顶天
计划,而吴
等人还像傻瓜一样,进入海底古墓。这一次与汪藏海相隔千年的博弈,最后还是王胖子不拐弯的思维。让吴
等人再次活了下来。
在这个故事中,本作品中的三股力量终于汇聚到一起,谜团开始发展。追求真相的吴等人。有着自己计划的三叔以及前几个故事中
魂不散的海外力量,在这里第一次面对面地开始了较量。在两条主线中,故事顺着汪藏海千年前写好的剧本发展下去,而另一条暂时中断了。
第六个故事,就是秦岭神树。这是诟病最多的一个故事——编辑们认为最好、最有文学,而读者认为不知所谓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和主线关系不大,只是引出了山底下巨大的青铜古迹,同时也让主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这个故事中,吴独立带领着心怀不轨的童年好友。深入到秦岭深处。
这个故事对于吴来说,有时候想想。好比是一个长长的梦,大有不真实的
觉。第七个故事发生在长白山。永远的云顶天
。这是最艰难的探险,也是吴
写的最痛苦的一篇。各路人马带着各自的谜团走上死亡之路,漫天的白雪,狭窄雪域中的痛苦跋涉。在哪里,吴
等人找到了一千年前汪藏海试图留给后人的终极秘密。然而,这个秘密在地底巨大的青铜门之前戛然而止。
进入地底巨门中的张起灵似乎是唯一一个最贴近这个秘密的人,汪藏害的主线到这里就停止了,铁面生的主线重新开始。
第八个故事,就是蛇沼鬼城故事。由线索拼接成的两个故事,贯穿了整个蛇沼鬼城故事。第一个是汪藏海的传奇。吴整理出来之后,发现是绝好的小说题材,用古龙的风格来写,必然是一本奇书,吴
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它写出来。第二个是现在慢慢形成的铁面生的故事。现在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故事的原点——山中巨大青铜神迹和蛇沼鬼城背后的秘密。
历史上,有两个超越时代的人窥得了这个秘密:一个是战国时代的铁面生,另一个就是明初的汪藏海。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吴等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可以看到的是,铁面生应该有更加丰富的资料,毕竟他的时代离神话时代十分近。从他们的墓
中都有那种丹药来判断,两个人应该有共同的地方。最起码,两个人都将自己的经历以某种形式
传了下来——战国
书和蛇眉铜鱼。
而吴等人正是追寻着这两个线索,逐渐揭开了这个扑朔
离的面纱。关于汪藏海、鲁王
、格尔木和云顶天
,是另外一套和张家古墓楼关系非常密切的体系,张家的祖先有关系。而如陈皮阿四倒吊镜儿
打苗人的故事,那是凑字数的。
关于拖稿:作为一个作者,最大的外来痛苦,一定是出版周期的力和自己写作质量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当你已经对赶稿这件事情无比
悉之后,你知道,这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只要你面临这种痛苦的时间够长,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忍受的事情。真正难受的。是当你承受完这些痛苦之后,还要承受更多的不理解。
但是我还是在一如既往的拖稿。我是一个慢手。特别是到了后期,写作速度会越来越慢。
倒不是因为不写,而是因为,长篇故事越写到后面,前方的信息就越多,越需要顾虑,等你写到五本之后,前面基本的线索谜题就会变成大山在你的身上。让你毫无办法每走一步都无比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我只能选择稳妥的写作速度。然而,因为写作缓慢,我遭到了很多骂名。这些骂名一本书一本书地积累,慢慢地淹没掉了我以前能听到的喝彩声,慢慢地变成了主。
我不可能违心的说,我的心在面对这些话语的时候,一直是淡定的。任何人,在初期面临那么多非议的时候。都会怀疑自己的价值。
“原来有这么多人不喜我。”我当时心中的沮丧可想而知,“江郎才尽”
“不负责任”无数责言天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