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白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个美丽的传说往往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打开一个个紧闭的心扉;一种忠贞的情往往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悲剧,它可以演绎出一个哀婉的故事。女人,它常常扮演着人生舞台上的主角,但她们往往也是生活中的弱者。
一、引子1982年冬天。
洁白的墙壁。耀眼的电。呼呼
火的生铁炉子。
黄
的桌椅。地上,铺着方形的、天蓝
的砖。其间,一个魁梧的汉子,乌黑的浓发
蓬蓬地蹲在头上,方形的脸上镶嵌着重眼、棱鼻、厚
,上身穿紫褐
的
衣,下身穿灰
的纤维
子…这是极其简朴的一位青年作家。
他叫刘斌,在吉县文化馆工作。
房子里除烟筒里火苗的呼呼声、皮鞋砖的吱吱声外,静谧得能听见门外风吹花秆的飒飒声,要不是半截墙上、一角地上闪动着忽儿大忽儿小的身影,真疑心这里是无人之地。
他正在苦苦地思索着《夫山的传说》的开头。不!与其说是考虑它的开头,倒不如说是在考虑他六年生活的结尾。是的,一个民间传说的开头,能难住《我的家庭》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吗?
他在想着…
此刻的心,就像是滚滚的长江水,停止了六年写作生活的我,又要动笔写作吗?不写?嗯,不行。我的家乡有这样动人的传说,难道能不快一点让读者知道吗?再说,编辑部已来通知,后天,稿子就要往印刷厂送,能为了我而影响杂志的出版吗?当然不能。如果写,我这颗受了伤的心,能受得了吗?不!我这样的作家,有资格继续写下去吗?配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唉!我没有资格再写下去,也没有面目让自己的东西再和读者见面啊!
这是因为自己是一个灵魂肮脏的伪君子啊!
…
那么,这样的人还能写东西教育别人吗?
羞!羞
极了!
…
啊!我要不写,牛娃和刘巧儿能饶恕我吗?即使这两位故人答应了,可我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难道让一颗受伤的心继续忍受折磨吗?
啊!我的读者,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啊!我的兰花姐,就饶恕您的弟弟最后一次吧!
…
决心下定,说干就干。于是,刘斌大步跨到办公桌前,坐在了椅子上。他铺开一沓稿纸,手里握着的是一支小小的、尖钝得快接近笔嘴的钢笔。这是六年前,他从箱子里翻出来的,他的兰花姐在八年前送给他的订婚礼物。为这支笔,他不知难受过多少次啊!今天,他倒忘记了五年前订的条约,用这支笔学习,但不用这支笔写文艺作品。宁肯把这支笔用老,也不用别的笔…很快,稿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夫山的传说”然后,早已想好的开头跃入纸上:气势磅礴的吉山脚下,有一座秀丽的小山。它位于我的家乡刘堡。
这座小山高45.6米,周长1039.3米。它有一高一低两个山尖,上面长了青苔、灌木等植物。山
有5米多高的岩石,远远望去,宛然一对姊妹被淡青
的带子勒在一起。山底是枯黄的草丛和红柳…
夫山,它像一对
经沧桑的老人,向刘堡人民讲述着几千年前这个动人的故事,又像是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这动人的传说,揭
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和黑暗,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自由、向往
情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咣!咣!咣…”一阵紧促的敲门声传入刘斌的耳膜。他放下笔,发涩的双眼,打开了房门。眼前站的是画师马忠老师,他说:“快!小刘,刚才县医院打来电话,王兰花住院了,让你马上去。”
“啥?”他像是没有听清似的。
马老师又把那句话重复了一遍。
路灯下,刘斌骑车的影子长了、短了,短了、长了…宛若一长一短两个人在进行骑车比赛…
病上躺着他的兰花姐。葡萄糖
一滴一滴
入她的血管。他吓了一大跳,她的头发烧光了,头上裹着纱布,仅
出的一只右眼,紧紧地闭着。
他呆呆地望着他的兰花姐,神仿佛突然间失常,五
的指头呆滞、迟钝地摆
着近视眼镜。许久,一双垂眼才从镜片里透出,不过,眼珠不动了。如果他是一幅画,那么,这双眼睛就是画家的败笔。真的,和死人的眼珠一模一样。
“刘老师——”他听到了一声低低的、亲切的声音,但辨不清是谁的。他眼前模糊的、糟糟的图画没有了,原来是一位漂亮的洋小姐。她正拿着一把椅子招呼他入座。噢!这是文化馆他办公室隔壁的打字员小马。让自己又恨又恼的她,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
…
他这才意识到,这个病房里除了他的兰花姐外,她是唯一守候他的兰花姐的人。
他终于在她跟前坐下来了。他揭起了散发着药味的被角。她的手,那只唯一没被烈火烧焦的手,他把这只糙但纤细的小手放进了自己的大手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