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禹殿杀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飞瓜看书

但是那条身影的忍耐似乎很好,贴伏于高墙红瓦上,就像一只蛰伏多时的壁虎,始终一动不动。

“照这样等下去,只怕今晚要空手而回了。”纪空手的心里生出一股焦躁,对他来说,今晚无疑是最后的机会,一旦错失,那么要得到登龙图的宝藏就要大费周折,甚至还极有可能接受刘邦的合作条件,这种情况当然不是纪空手愿意看到的。

正当他心中暗自踌躇之际,突然间灵光一现:“只有打草,才能惊蛇,他不想动,我何不吓他一吓,让他动起来?”思及此处,他不再犹豫,伸手握住一小段枯枝,运力一震,取在手上,然后将枯枝若飞刀般拈在手指间,突然出手。

“嗤…”一声近似蚁虫嗡鸣般的轻响,伴着枯枝窜入虚空,虽然枯枝上的劲力不大,但有一股回旋之力,不断地改变着前行的方向,向那人的身影疾过去。

纪空手如此为之,只是不想暴自己的藏身之处。

那人陡然一惊,身形如兔般掠起,迅速向高墙处没去。身形起动的风声顿时引了寺院中伏兵的注意,弓弦骤响,十数支暗箭同时自暗处出,标向了高墙响动之处。

同时从几棵大树上窜出十数道人影,手挥寒芒,飞掠追出。

纪空手看在眼中,心中暗笑:“这位仁兄,实在对不住,既然你无聊到趴在墙头打瞌睡,小弟只好给你找点事做了。”他在弓响人动的同时,整个人已如箭芒标出,腾跃几下,人已掠上了主殿侧面的一巨柱之上,手脚并用,产生出一股力,如壁虎般贴附在柱头暗影中。

在暗处向殿内灯火处望去,只见里面有数十个明晃晃的光头,摇头晃脑,诵经嚼文,正是寺内的和尚做着晚课。

而在殿门处站着一排面无表情、身穿绵甲的战将,足有二三十人之多,无疑是刘邦派来守护取宝之道的高手。

纪空手凝神倾听,从这些人的呼之间已然听出对方的功力虽然不错,但要真正打斗起来,自己未必会输。

然而他却没有兴起硬闯的念头,这倒不是他惧怕寺中另有高手,而是他身为盗神丁衡的朋友,如果不施展几手盗技,又怎对得起丁衡的教诲?

既起盗心,但目标何在?

纪空手仔细观察了半晌功夫,却无法确定这取宝之道究竟会藏匿在主殿的何处。

主殿内除了禹王神像与几尊大小铜像之外,最有可能藏匿取宝之道的,就只有那座形似小山、重逾千钧的大铜钟。只是那座铜钟不是悬在梁上,供人敲打,而是扣在基石之上,灯火所照,它的表面上泛出黄灿灿的铜光。

纪空手眼芒暴,透过虚空,目力增强数倍,便见那铜钟之上,雕刻了不少图案,每一个图案的故事都与“大禹治水”有关,想来此钟铸成,乃是后人为纪念大禹的治水功绩而募资合铸的。

纪空手心中一动:“难道说取宝之道并不是装在哪个盒中收藏,而只是一段文字,被人刻在大钟的内层?”达是极有可能的一个判断,也合乎始皇的行事作风。但如果这是一个事实,那么对纪空手来说,无疑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苦差事。

因为他不可能将这千斤大钟自众目睽睽之下盗出,更不可能背负这千斤大钟逃出上庸城。正当他寻思对策时,突然听到脚下有两人的脚步声传来,一前一后,到了柱下。

“卞将军,刚才那贼人的身手极为了得,我们这么多人围他一个,还是让他跑得无影无踪,看来今夜虽是最后一夜,恐怕不会风平静吧?”一人低嗓门,与那位卞将军聊了起来。

“不管怎样,千万不要在我们值夜的时辰里出事。我随汉王也有些年头了,深知他的为人,看他对这大铜钟如此看重,必是内藏玄机,若是出了纰漏,只怕你我会吃不了兜着走。”那位被称作“卞将军”的人道。

纪空手在他们的头顶之上听得仔细,心中一动:“这么说来,取宝之道真的在铜钟之内了。”当下收敛内息,丝毫不敢动弹。

“照我猜想,汉王此次上庸之行绝不简单,自来上庸,已有数月…”那首先说话之人正待继续说下去,却被卞将军打断道:“万县令,你我难得投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那万县令见他这般慎重,倒吓了一跳,道:“但说无妨,但说无妨。”

“所谓为官之道,揣摩上意固然重要,但尺度的把握却是关键,你我同为汉王属下的臣子,有些话当讲则讲,不当讲就得紧咬牙关,万一有什么不妥的话传到汉王耳中,丢官事小,只怕命难保。我跟汉王这些年,看到的这一幕实在不少。”卞将军拍了拍他的肩头,显得很是热络。

万县令的脸一连数变,谢道:“多谢卞将军提醒,等到此间事了,我请卞将军到五香斋共谋一醉。”卞将军见他如此识趣,知道又有钱财要进包,很是高兴。

纪空手待两人回到殿内,悄悄从柱上滑将下来,贴伏于窗棂前。

他算计着从此处入殿到大钟的距离,看好了这条路线上的大致摆设,然后细数这大殿中的每一处烛火。

“共有三十八处光源,要想在顷刻间将之挥灭,惟有用飞刀一试。”纪空手对自己手中的飞刀一向自信,取刀在手,心里默念着每一处火烛的位置,确定了飞刀出手后在空中运行的路线。

他的心已静如止水,任体内的真气自然动,积聚指间。

要想凭一刀在顷刻间挥灭三十八位置不同、高度各异的火烛,这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纪空手就算再有信心,也纯属妄想,不可实现。

但纪空手还是决定试上一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