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赵兴华带着洪燕那难能可贵的体温,一口气跑回家。当他打开洪燕给他的那个信封时,赵兴华惊呆了,这居然是一张五万元的定期存单和两万元的活期存折!上面都是洪燕母亲的名字。
尽管赵兴华登门求过洪支书要求帮他贷款,尽管他也千方百计想得到一笔款子,然而当他真的拿着这样一笔巨款时,赵兴华着实兴奋不已。事情确实来得太突然了,也着实让他太到意外了。兴奋之余,他又猜测着,洪燕是用什么办法从她母亲手里
到这两笔钱的呢?
是啊,洪燕和赵兴华从高中毕业后,两人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现在赵兴华又回到农村,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更进了一层。严格说起来,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谈情说,也许他们只是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朋友。然而,赵兴华看着这两张共七万元的存款,他觉得他和洪燕之间的关系突然间变得特殊起来了。是一次质的飞跃,是惊人的突飞猛进。对于赵兴华来说,目前洪燕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女孩子渐渐成了他
神上的依托和支柱。
对于赵兴华的理想也好,追求也好,洪燕是那样坚信不移、那样全心全意。在她看来,赵兴华的所有理想、对未来的那些构想,都一定会成为现实。她认为他现在虽然身无分文,但是她觉到他身上蕴含着无法估量的勇气和力量。在这个世界上,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这里既有不少呆憨鲁莽和执拗,也有许多了不起的天才。在这片厚实的土壤上,既会长出无数平凡的小草,也照样会长出不少栋梁之材。
对于赵兴华来说,从他上中学时老师就看出来他格上的两重
。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出
,可他偏要考农业大学,那时的他,一个思想尚未成
的男孩子,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一方面,他摆
不了农村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接受农村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既不纯粹是农村的状态,又非纯粹的城市型思维。在他今后一生中,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混合的
神气质。
现在赵兴华独自一人坐在这只昏黄的灯泡下,再次设计他开辟大塘沟和建设家乡的蓝图。人们也许本不会相信,他既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荣誉!他的心里燃烧着熊熊烈火。
有了这七万元钱,赵兴华一刻也没有耽误,他开始向他既定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赵兴华赶到乡政府旁边的汽车站时,第一班开往县城的客车还没到。于是他想给洪燕发个短信,可是又一想,说不定洪燕还没起呢,正犹豫着,客车来了。
赵兴华坐在客车里,心情平静了很多,一种巨大的力开始向他笼罩过来。也许自己的行动真的就这样开始了,他这个主角就要登台了!没有剪彩的大红彩球,没有豪门巨富的恭贺,没有惊天动地的乐队,没有鞭炮和礼花。一切都在默默地进行着。
赵兴华轻轻推开半扇车窗,凉风吹在他的脸上,他了
头发,心脏随着汽车的颠簸而忐忑起来,他不知道自己的这次行动是否盲目,是否正确,能否成功。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汽车飞奔起来,可他的心思却飞到了洪燕身边。昨天晚上看到洪燕给他的那七万元钱的动和兴奋尚存心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实践行动的一股强大的
力。尽管他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他无法料想未来的道路将是怎样的荆棘丛生和充
坎坷!
创业的第一步到底会如何呢?其实在此之前赵兴华想得更多的是干什么,而摆在他面前的最大困难是钱的问题。当他真的有了这七万元钱时,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则是如何去使用这样一笔钱的问题。对于他,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二十二岁青年,现在他真正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是那么巨大!
赵兴华坚定却似乎有点茫地向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奔跑着。他到达大别山区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这时赵兴华浑然不觉饥饿与疲惫,他首先想到要给洪燕发个短信。他从口袋里摸出手机,一看,手机的屏面上显示:两条未读信息。毫无疑问,这是洪燕发来的,连忙打开一看,第一条短信是:兴华,昨晚没告诉你那是钱,另三万元已经落实。勿念!第二条是:怎么不回短信,你在哪?
赵兴华看罢短信,心里陡然间兴奋起来,立即给洪燕回了短信:洪燕,对不起,一大早我就踏上来大别山的路程,途中没听到手机响,抱歉。
这里是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小镇。赵兴华上次在这里发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饲养的真正的黑猪,猪的香味当然是目前市场上的那些用瘦
喂养出来的猪无法相比的了。不知为何,在当时的一刹那,他心里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动,那种冲动是从没有过的,以至他再次来到大别山。如今,在这偏僻的山区,还有这样回归自然的猪
,实在是难得,也实在让赵兴华
到意外惊喜。随后,赵兴华去省城进行市场调查。毫无疑问,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食品安全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话题,群众对环保食品、安全食品越来越渴望。赵兴华决定以饲养本土猪作为突破口,创造和发展自己的事业。通过市场考察,他认定让部分城里人回归上世纪六十年代,吃上六十年代的那种既香又不含瘦
的猪
,不仅会深受
,而且是一条致富的道路。他知道,这当然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问题是现在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人却忘记了地球是圆的?
大别山脚下的小镇在中国地图上是一个本找不到的小镇。山区的山民们还过着贫困落后、缺医少药的苦难生活,赵兴华上次到这里来曾经问过那些村民:为什么全国那么多城市、农村早已不再养这种本土的黑猪呢?山民们告诉他,这种猪
虽然好吃,对人身体无害,但是一头猪要养一年,才能达到一百多斤。而现在的约克夏、杜洛克、施格兰新品种猪,只需一百多天就能达到九十至一百公斤。那么这里的山民们为什么还坚持饲养三十年之前的本土猪呢?山区的农民还告诉赵兴华,现在的杂
品种猪必须喂那种专门加工的饲养,只有吃那样的饲料,这种猪才能长大。这种饲料是专门加工而成的,除了含有快速生长的物质,还加入了瘦
。这种猪肥
少,瘦
多。如今的人们总希望吃瘦
,所以过去的那种猪几乎找不到了。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不仅瘦
对人体有害,而且猪
的口
大大降低。而山区的农民没有钱买饲料,他们只能养这种本地的土猪。养这种本地土猪无须买饲料,山区的村民把山上的野菜野草割回来喂猪,节省了一大笔饲料钱。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常识,赵兴华一听就明白了。赵兴华这个充
个
的青年暗暗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他的独特思维定势:养猪!创业!
现在赵兴华又来到大别山脚下,悉的小街,
悉的小镇,山区的小镇显得几分萧条,和家乡的大塘沟大同小异。农村,也许这就是中国旧农村的特
。
赵兴华走进一家小饭馆,点了一碗红烧。他慢慢地品尝着香、甜、黏的
香味。想想这些年来不仅在大学食堂里没有吃过这样的猪
,就是在大塘沟也没吃过这样美味可口的猪
。他顿时
到自己选择的目标是正确的,只要这种土猪能养好,仅省城的市场就非常大,前景也一定是光明的。
赵兴华徘徊在大别山脚下,一弯清亮的新月挂在黛的山顶,几片薄薄的浮云似丹青笔下的墨染一般,小镇的夜
幽谧而妩媚。此刻在他身上看不出那种身处逆境的穷酸潦倒和惶。谁也不会相信这样一个仅仅二十二岁的青年虽然遭受了人生极大的挫折,却浑身闪耀着崇高的使命和力量。…突然“嘀嘀嘀…”口袋里的手机发出一阵响声,赵兴华先是一怔,随后取出手机,不用说,这是洪燕的电话。
“你放心,事情办好后我给你发短信。”赵兴华舍不得多说一个字,他知道手机的漫游费用是要花钱的,赶紧挂掉电话。赵兴华了
身在小镇的街道上向前迈步,水一般的月光洒
他的全身,突然一股清新的夜风吹了过来,他舒展双臂,深深呼
着山野独有的芬芳。
二天黑漆漆的,山区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寂寞得令人恐怖。山脚下的房屋笼罩在朦胧的夜之中。一个瘦高的影子出现在寂静无声的小街上,他步履匆匆,显得那样神秘,好像心中
含着巨大的
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干什么?
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咚咚地响了起来,这响声顿时打破寂静的山村,这声音传到黑夜空旷的山野,增强夜深人静的苍凉气氛。紧接着,附近村庄里响起了杂的狗叫。
中年司机跳下驾驶室,大声说:“哎,小伙子,保证没事,放心走吧!”年轻人在黑暗中仔细地检查汽车架上罩着的网罩,说:“王师傅,上千里路,大部分又是山路,我不得不小心啊,你知道这几头猪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哎,我说你啊,年纪轻轻的什么事不好干,非要养猪,我看靠养猪是发不了财的,中国现在的形势好啊,赚钱的路子多着呢,想发财还不容易。”中年驾驶员说。
年轻人笑笑说:“王师傅,走吧!”小型客货两用车发出一阵嗒嗒嗒的响声,拖着一串长尾巴样的浓烟驶出山涧,吃力地向山坡上爬去。
这是赵兴华第三次走上这条绕着山坡蜿蜒而行的山路。他第一次来大别山考察时,坐在汽车里,看着汽车在山坡上那样狭窄的蛇一样公路上爬行时,看着旁边那万丈悬崖,吓得他全身直冒汗。现在他坐在驾驶室里,汽车的两只大灯泡打出的两灯柱
向前方。然而,四周却是一片黑暗,更加显得山的高峻、悬崖之陡峭。随着汽车的蜿蜒而上,赵兴华的心脏也随之悬了起来。他暗自有点后悔,不该黑夜走这样的山路。他紧张得目不转睛地盯着汽车前方的灯光,双手紧紧地抓着旁边的拉手。这时,中年驾驶员似乎看出他过于紧张,笑着说:“小伙子,别紧张,我跑山路都快二十年了,这算什么。来,帮我点支烟。”赵兴华给驾驶员点了支烟,自己也点了一支。他不敢和司机讲话,害怕分散他的注意力。不知道走了多少时间,幕布一般笼罩着的黑暗终于在东方的山涧里
出斑斑的青白
,云层后面跳动着一种亮光,它好像在寻找黑云的稀薄之处,要从那儿冲将出来。
赵兴华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员旁边,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天渐渐地亮起来,但是山上却又大雾缭绕,能见度极差。王师傅似乎并不那么紧张,还时不时地说句笑话,可赵兴华却几乎连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柏油路。
汽车越爬越高,赵兴华不知道自己处在云里还是雾中,好像整个世界都处在半模糊状态。
山路突然宽了些,汽车加快了速度。
赵兴华刚松了一口气,又给王师傅点了一支香烟,汽车靠了边,王师傅突然说:“看,这天气,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