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雨云老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文玉宁下意识地放轻脚步,缓缓走近…只见一块大横额上刻着斗大的“浩秋寺”三个字,那木横额彷似经年风吹雨打,已是朽烂不堪。

文玉宁夜中来此,原想先乘黑夜探视一下,哪知到此一看,分明是一个极平常的寺庙,和尚们都入睡了——除了打钟的更夫。

这时,忽然一声长叹划破这宁静的空间。

这叹息声是如此苍老,简直不像是一个还有活力的人所发。

但文玉宁却并不森可怕,反而向发声处纵去。

那是寺庙左边的一间房屋,这时忽然屋内灯火一亮,是被人点亮起来。

文玉宁伸舌点破纸窗一看,只见一个枯瘦的老僧盘坐上,那老僧白髯过腹,脸上皱纹累累,这时端坐不动,好象死人一般。

这时那老和尚忽然又是一叹,喃喃自语道:“蓬莱此去无多路,看来老衲今夜就得西归!难道师弟所算不灵,竟使此一代绝学随我而入地下,唉…”文玉宁一听他说“师弟所算不灵”心知所谓师弟必是指白云僧,而这和尚九成是牌中所云“雨云僧”了,当下决定立刻越窗而入。

那老僧完全是一股神力量,才使他而已枯的油灯支持到现在,这时忽然一股风声,微睁双目,却见前立了一个英俊少年,一时不大惊。

哪知那少年忽然躬身施礼道:“大师法号可是上雨下云!”老僧微微点头。

少年忽从怀中取出一块非金非石的小牌,恭声道:“弟子文玉宁应此牌笺语而来,不知…”那“雨云僧”一见此牌,宛若从绝望中见到一丝生望,生命的元气支持着他垂死的身体,登时活气盈然,颤声喃喃自语道:“我佛慈悲,天不绝斯学…。”他看到此牌,心中动已极,连文玉宁是怎样进来的也没有问,忽然地对文玉宁道:“文施主,且先听老衲言——老衲及是昆仑派掌门师弟——”原来昆仑派在百前乃是武林一大主脉,代代能人辈出。

传到第十四代上,为了镇山之宝“紫明宝珠”为“大凉派”所夺,双方在秦岭云峰上引起一场Ч盼醇的惨烈决斗。

昆仑派十多个高手竟在此役中同时殉身。

仅掌门人“千手如来”冯民和仗着一身绝技,双掌连毙“大凉派”高手五名,又拚着自己重伤将大凉派掌门人毙在自己独门暗器“定金梭”上,然后冲出重围如飞而去。

从此江湖上不仅未闻昆仑派,就连大凉派也是一蹶不振。

一般人都以为“千手如来”必已故去。

世事难以预料,谁又会想到“千手如来”冲出敌围后,不仅没有死,而且更将一身功夫练到登峰造极,却又遭到一次更惨重的打击呢!

“千手如来”冯民和是一个极其坚毅的人,昆仑一门,秦岭一战之后,菁英全失。

眼看祖师爷数百年的心血即将毁于一旦…但他却暗中自助,决心把一身功夫加倍勤练,并要觅一个资质超人的弟子倾囊相授,使昆仑绝学能一脉传下去。

在他隐居苦练本门绝技的第五年后,他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传人——一个月夜,他路过衡山,适逢匪盗打劫人家——那户人全家尽遭杀戳,房屋亦为烧毁。

见此“千手如来”正叹息间,忽闻一声儿啼…啼声宏亮之极。

当下心中不大奇,走入废墟中一找,果见一个男童被覆盖于大水缸下,竟免于此灾月光下细看时,那小孩眉清目朗,骨格秀奇,竟是练武上上之资!

“千手如来”不抱着小孩仰天喃喃祝祷,谢皇天不负苦心人,自已一身苦练绝学终遇传人!

“千手如来”对那小孩身世不明,仅知其姓李而已。

当下把他带回深山,取名李启承,暗中含有靠他将昆仑绝学承先启后,发扬光大之意。

李启承确是一个上好奇材,不仅悟颖慧,而且意志坚决,只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在深山中“千手如来”和他相处十余年,除了觉得他对自己执礼甚恭外,总觉对他尚欠更深的了解。

到了第十五个年头上,李启承已是一个年及弱冠的青年。

昆仑一门的绝学已是几乎尽得真传。

除了“千手如来”在秦岭战后苦思而得的心法外,其它差不多都有了七成火候。

“千手如来”本来在武林中即以暗器称着,其收发暗器的手法,的是武林一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