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卓越軍事才能。”

“米蘭城的淪陷,導致了當時米蘭大公的出逃。之後雖然戰場上米蘭公國和薩伏依公國各有輸贏,但是米蘭公國大勢已去,最後被薩伏依併。”提起關於米蘭的這場戰役,結合一下時間,宋秋遠簡短地説了一下之後發生的事情。

“同樣也是在這封嘉獎令之後,拉封丹家族屢建奇功,從一個營長最後成為了近衞軍的副指揮官。爵位也是一路水漲船高。”宋年有些發乾的嘴,多份嘉獎令按照時間,在書案上一次排開,“第一封頒佈的時間是1279年,最後一封是1281年受封伯爵,因為一直保有軍隊,雖然王朝幾經更替,拉封丹的勢力卻一直沒有衰退,知道工業革命之後,共和崛起才逐漸沒落。”

“在瑪麗亞的研究中,末卡維式微,梵卓逐步掌握領導權的時間段是1270~1290年。”

“您覺得,這會是一個巧合嗎?”摞好眼前一小疊嘉獎令,宋年扶着桌沿,説出了自己的疑問。

“一個成為血鬼密黨的領導者,一個成為百年不倒的軍事貴族,讓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家族締結約定的動機倒是可以成立。但是這依舊是一種猜測,兩者之間目前還沒有出現直接聯繫。”待在家中的宋知遇吃過早餐之後就開始了乏味的鋼琴校音。在自己離家之後,父親雖然不再經常彈琴,也時常會進行擦拭。這架琴,從他有記憶開始就存在了,還佔據了好大一部分的童年時光。每一空氣濕度,甚至擺放的角度稍有變化就需要重新校音,但父親從來沒有想過換一台更好的。因為這是瑪麗亞留給他不多的物件之一,是隨着她一同來到這個家中的同伴。

的琴漆,早已失去當時鋭利的光澤,長年的使用讓它有些泛黃。不久前宋知遇剛回到倫薩,走在街道上,從窗外看見了notte內場裏放的那一台老琴,和家中的一樣,琴的背板上都有細密的金屬絲嵌飾。區別是家中這架嵌的是銅絲黃鸝鳥,酒吧中的琴是黑漆,嵌的是銀絲夜鶯。出於好奇和對往事的回憶,走進了店中,才會有之後與宋年的初遇。

宋知遇小心地調試着,時不時還要調整一般鋼琴本調試不到的地方。不知為什麼,音校準了之後,比起前些天在酒吧調的“夜鶯”,聲音卻有一些發悶。絃軸和木槌之前已經換過一次,宋知遇又檢查了一遍,還是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嘆了口氣,拆了琴的外殼,出了內部的碼橋和音板。

在音板和鋼琴外殼之間有一定的空間,原本以為會是因為時間久了積累的灰塵影響了音。打開之後,灰塵比預想之中少了許多,一本手掌大小,羊皮裝訂的手札籠在薄灰之下,看着有些眼,卻又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不敢多耽誤,裝回外殼,宋知遇拿着這本剛“出土”的手札,進行了細緻的除塵。當他翻開的時候,有兩部分的紙張,看起來年代也不盡相同。一邊是發脆的莎草紙,一邊是現在通用的木漿紙,只是有些泛黃而已,上面短短續續寫了一些什麼。宋知遇在見到這些字跡的時候,腦海裏一片空白。小巧的手札好似有千鈞,下意識的屏息之後,呼亂了,手不受控制地顫抖,一時間更加看不清原本就變淡的字跡。

這是一本記,更準確的説是一本研究筆記,研究的是前半部分莎草紙上內容。而這個筆跡,和宋知遇久遠記憶中母親的筆跡,一模一樣。

再抬起頭,整個世界都變得模糊,唯一清晰可見的是當年瑪麗亞坐在琴凳上手把手教自己彈《歡樂頌》的場景,也是這樣的光線,空氣中漂浮着閃光的塵埃,有淡淡的檸檬香氣。淚水順着突然打開的記憶閥門,滴落在手背上,帶着光年外的光芒和熾熱。

第23章白髮和牢籠正午時分,秋的太陽仍帶着夏的餘熱。聖洛倫索教堂附近雖然比不上市政廳熱鬧,但樓下街道的餐館裏也還坐滿了人。隨着太陽角度的變化,席地而坐的宋年在書架的陰影裏不斷調整着自己的位置。不大的空間裏,一個上午安靜地只能聽見紙張翻動的聲音。

伏案一個上午的宋秋遠,此刻摘下了眼鏡,手指按壓着鼻樑,“宋年,來看看這個。”宋年起身,小心地從陰影中接過。這是一份亨利子爵領兵期間的戰損報告,在1279年這一年的記錄之中,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名左右的士兵被上報在戰爭中失蹤。

“這是在米蘭戰役之前,拉封丹所在的大軍還在後方,我翻了一遍沒有找到任何調令。就連當時的亨利在自己的記中都寫到好多個月沒有帳打,手下的軍隊都快養不下去了。”宋年看着這份報告,回想起之前翻看的記本,覺得有些奇怪。

“而且每次的數字都很接近,從年初開始,到年中的米蘭戰役為止。還有一點,每次失蹤的都是受了傷的士兵。”

“後方的受傷士兵失蹤……可是按照當時拉封丹的分量,所謂的撫卹金還是自己出。薩伏依的心還沒有這麼大。”這怎麼看都覺得很奇怪。

“你那兒呢?有什麼收穫?”

“我查了當時拉封丹家的賬單。可以説當時亨利是把整個家族的未來全賭在軍隊上了,家人的常支出也就只剛好維持一個小貴族表面的體面生活,吃穿用度全部都在縮減,子過得比現在的伯爵府還要拮据。1279年除了維護軍隊,最大的是一筆支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