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陽》對於上帝的質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楔子:在電影版看到推薦貼,夜午十二點花了兩個小時看完了這部讓人思索的電影,然後開始胃疼,無法入眠。
(一)很久以前,上一個叫做劉小楓的人,但凡是他的書,無論是編還是著,一定照買不誤。
有一本《走向十字架上的真》,曾經很認真仔細的拜讀過。那是一本引介西方宗教哲學的著作,在那裏和一些大師相遇,開始認真的思索一些以前完全無視的問題,比如苦難與救贖。
舍勒説,上帝是苦弱的,承受你所有的眼淚。薇依説,愛即是傾空,背上你的十字架跟隨我。一直以來,都以為上帝不過是那個《舊約》中全知全能的暴君,而救贖只來自《新約》的耶穌基督,所謂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是我所無法理解也不會接受的。但是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上帝。
我常常和人説,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但那和某種具體的宗教無關,更加與某種教會無關。在我看來,信仰是個人的事情,是純粹屬於人類內心的東西。《密陽》,實際上是一種對宗教的懷疑,和對教會的嘲吧。
(二)申愛説,我不相信看不見的東西,甚至連看得見的東西都不相信。你説每一縷陽光裏都有上帝的意思,可是我看見的,除了光,什麼都沒有。曾經出於好奇心以及對邏輯思辨的神往,寫過一篇經院哲學式的文章,論證上帝存在的合理。但是,上帝真的存在嗎?人類對自己太有信心,所以無法相信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沒有人見過上帝,所以他們不相信。
俊兒死後,申愛問,如果你所説的上帝真的存在的話,他為什麼不救我們俊兒,俊兒還是個孩子,他有什麼錯?當苦難降臨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問,為什麼偏偏是我?已經失去丈夫的申愛又失去了兒子,面對着接踵而至的苦難,申愛當然會問,那個救苦救難的上帝在哪裏,為什麼不救我們?
看過一本書,《上帝與我們同在》。以運動為生的女主角,在遭遇車禍高位截癱後,開始懷疑上帝的存在,懷疑自己一直以來堅定的信仰。她在那個冰冷的病房裏,問的就是相同的問題。上帝為什麼不救我?當然,那個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女主角重新尋回了信仰的力量,開始新的事業和生活。
其實,我也問過這樣的問題。每一個人,在遭遇苦難的時候,都會問這樣的問題吧。《聖經?約伯記》裏,約伯就這樣問過上帝,上帝的回答,在我看來,敷衍責,牽強無力。但是約伯卻被這樣的託辭所説服。實際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遍一遍的讀《約伯記》,想要找到上帝讓約伯信服的理由,但是始終沒有找到。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明白過來約伯的信服,不過是出於對安
的一種需要。申愛的皈依其實也是這種,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需要得到安
。看到申愛在教堂中笑容滿面的唱着讚美詩的時候,我忽然開始揪心的疼痛。
(三)對申愛來説,似乎是一場無端的車禍剝奪了她所有美好的生活。明明已經是背叛了的人卻假裝他從未改變。明明已經不存在了,卻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事實,固執的去往他的故鄉,想要尋找繼續生活的力量。這原本就是一種尋找安的心態。
人類是軟弱的,當苦難來臨的時候,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逃避,申愛也一樣。但是退到無可退卻的時候要怎麼辦呢?失去丈夫還有俊兒,失去俊兒還有上帝,失去上帝還有什麼?
申愛的皈依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需要安。失去丈夫和俊兒的申愛,已經一無所有了,痛苦到無法呼
,只好逃遁到上帝那裏尋找安
,那已經是她最後的退路。
其實,當申愛按着上帝的教誨,試圖去原諒那個殺死俊兒的仇敵時,她的內心並沒有真的原諒,因為她本不相信人類可以原諒自己的仇敵。所以當那個殺人兇手理直氣壯的説上帝已經原諒了我。她崩潰了。我還沒有原諒他,上帝憑什麼原諒他?當上帝變成一個背叛者,申愛失去了最後的退路。所以她才會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去挑釁上帝的權威,去嘲笑所謂的信仰。在曠野中勾引牧師的申愛,看着天空質問上帝,看到了吧?!你看清楚了吧?!那一刻,我聽到一種噼啪碎裂的聲音,瞬間陷入莫名的恐懼。申愛瘋了。
申愛的瘋是意料之中的吧。如果苦難是人類無法逃的困境,那麼到底有沒有救贖?救贖在哪裏?李導的回答是,我不相信幸福,所以也不相信救贖。
(四)但是我相信。
我説過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但是與某種宗教無關,更加與教會無關。我一直認為,把救贖這樣的事情託給上帝原本就是荒謬可笑的。無論人類怎樣卑劣貪心軟弱渺小,唯一能夠拯救人類的仍然只有自己。上帝所能做的,既不是高高在上的冷眼旁觀,也不是洪水烈火的嚴厲懲罰,而是背上沉重的十字架,陪伴我們一起承受所有的眼淚和軟弱。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到底是怎樣的心情呢?他口中呼喊的那一句“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
”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呢?必定也和救贖有關吧。
如果在中世紀,像我這樣的人應該會被當做異端吧。忽然想起宗教裁判所,以及那些被當做異端綁上火刑架的人。還好還好,現在總算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我一直對教會這樣的地方心存芥蒂,總覺得那些走向教會的人,是不是真的相信呢?或者像申愛一樣僅僅是需要安。宗教這種東西賴以生存的基礎,更多的是人類這種對安
的需要吧。而信仰在他們看來,原本就是無關緊要的。
(五)這部電影要説的,其實是人類一直以來對於上帝的質問,就像《約伯記》,我們想要聽到上帝的回答。
關於苦難:上帝為什麼不救俊兒?——我們總是問:為什麼偏偏是我?那好像在説為什麼不是別人?人類真的自私而可怕!是別人就可以嗎?在上帝那裏所有人不都是一樣的嗎?為什麼不能是你?史鐵生在他的《務虛筆記》裏寫過這樣的回答,經歷過重重苦難的他必定是在漫長的思索中得到那樣的答案。
關於寬恕:我還沒有原諒他,上帝憑什麼原諒他?——聖經上説,上帝就像光,照好人也照歹人。在上帝那裏,難道沒有善惡之分嗎?義人與惡人待遇竟是相同嗎?其實我們所謂的善惡,不過是人類定下的標準,不是上帝。在上帝那裏,有誰是無罪的呢?無論是怎樣的人,都可以得到原諒,都可以獲得救贖,只要真心悔改。這才是上帝的愛。
關於救贖:在天上的聖父無法體會人類的軟弱,所以才會有聖靈的降臨。道成身是《新約》關於救贖最大的奧義。耶穌十架受難常常被反基督者當做證據,證明上帝連自己都救不了。在我看來,那恰恰是救贖存在的證明。
“背上你的十字架跟隨我,承受你所有的眼淚與軟弱。”上帝用一條血淚與苦難之路,來證明對人類的愛。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好吧,我承認我是異端。救我們的不是上帝,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