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氣上台演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一想到聽眾有許多跟我一樣不幸的人時,就極力想法安、鼓勵他們。

鼓起勇氣上台演講剛學會説話時,我還不太敢出外演講,因為往往不知道説些什麼才好。不過,每當我演講時,總有來自各個階層的聽眾,有老人,也有小孩,有富翁,也有窮人,乃至於盲、聾、啞等種種身體上有殘障的人。我一想到有許多聽眾跟我一樣是不幸的人時,就極力想法安、鼓勵他們。

由於我與老師很受歡,因此我們才有勇氣開始到各處去演講。

莎莉文老師是一位天生的演説家,她生動的描述,常令聽者深受動,尤其在聽完老師如何苦心教導我的過程後,每個人都不為之動容。莎莉文老師的演講通常需一個小時左右,這時我就默默地坐在一旁閲讀隨身帶來的盲文書籍。

老師講完就輪到我,有人會來引領我上台。我首先以手指放在老師的口上,向台下的人證明我可以經由老師的嘴的動作知道她在説些什麼,然後我就開始回答聽眾們提出來的問題。通常,我都乘機向他們表示,只要有信心、恆心與毅力,人類的潛能往往能達到某種我們難以想像的程度。同時,我也説明人類應該互助合作的道理。

令我着急的是,自己雖然經過一段時期的巡迴演講,可是在説話的技巧上並沒有太大的進步。我自我覺發音不夠準確,以致有時聽眾們本不知我在説些什麼。有時,説到一半時會冒出怪聲,或者單調而且低沉。我一再努力想改善,但始終無法發出清脆悦耳的聲音來。

每當我想強調某句話,讓聽眾們都能聽清楚時,我的喉嚨更是跟我作對,舌頭也變得不靈光,幾乎發不出聲音來。這時,我當然又緊張又着急,可是越急就越糟,別提有多狼狽了!在這種情形下,我總會想到自己的演講是多麼糟,而且相信只要現場有一點聲響,我的聲音就會被完全掩蓋,因此到非常不自在。也因為如此,當我覺場內有椅子移動或場外有車子駛過的聲音時,就情不自地焦躁起來。

令我動的是,聽眾們總是非常耐心地從頭聽到尾。每當我講完以後,不論聽懂多少,總是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有些人還特地上前用話來鼓勵我。

我的演講固然是十分笨拙,不過莎莉文老師的演講相當彩,她多半是向大家講述教導我的過程,由於她的口才很好,因此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有時連我都被老師的演講內容所動,甚至忘了拍手。

起初,我們只在新英格蘭及新澤西州附近演講,後來就逐漸擴大範圍到較遠的地方去。

1913年,我們前往華盛頓演講。當我們抵達華盛頓時,正值威爾遜總統就職典禮前夕,所以聯合通訊社便囑託我將總統就職典禮的盛況報導給讀者們,於是我得以親歷典禮的整個過程。

典禮舉行的當天,是一個多雲的子,陰天是閲兵最理想的天氣。這一天,華盛頓市區內熱鬧非凡,大家都往高處跑,希望能找到一個觀看閲兵的最佳位置。行進中的軍隊,雄赳赳氣昂昂,兵士個個都神抖擻,令觀眾也為之神一振。軍樂隊走在了最前面,奏着雄壯的進行曲,一切是如此熱烈、歡欣,我當時不想着:“希望這些可愛的年輕軍士們不要捲入殘酷的戰爭中,他們只要身着整齊漂亮的軍服,對着總統敬禮就好了。”不料,沒有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反對戰爭,但是我卻毫無辦法!是的,我哪有能力去阻止呢?

我之所以如此喜歡貝爾博士,可能因為他在我的生命中比莎莉文老師出現得更早。當時的我仍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他卻對我伸出了温暖的友誼之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