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強大的學生名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翔大汗,還真沒想到袁克靜這丫頭對於飛機的故事已經飢渴到了這個地步,對於她的這個要求還真有些沒轍。

李翔皺着眉頭看着手中的一大沓試卷,無奈地道:“今天還有這麼多的試卷要批改呢,改天再給你講好不好?”

“好啦,人家説過,你有事情的時候不會來打擾你的。”袁克靜嘟着嘴説:“改天就改天吧,剩下的事情,我想也幫不了你什麼忙了,我就先回去了,那裏還得敷藥呢。”

“那好吧,改天一定給你講。”李翔心中一陣動,袁克靜這丫頭除了任愛胡鬧瞎搞以外,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姑娘。

袁克靜滿懷失落的走了,李翔突然有了種想動口挽留的衝動,可是手中摞着的一大沓試卷和心中那個不變的航空夢想使他打消了這個想法。

李翔盯着袁克靜的背影望了片刻,才開始回走,這個時候盛安也趕過來了。

“李公子,這試題還是我來拿吧。”盛安恭敬地請示着,手已經伸到了李翔手中的試卷上。

這盛安也是收了人家恩惠,不做些事情報答,心裏覺不安穩,因此哪怕是這麼丁點的小事也不願放過。

李翔見盛安神堅決,心裏明白是怎麼回事,也不忍心拒絕,拂了人家的一片好意。

兩人繼續往回走,回到住處,在盛安的服侍下吃了中飯,李翔便迫不及待的往自己房間趕了去。手中這些試卷後面可都是將來中國航空事業的希望啊,怎不叫李翔興奮動?

兩百多份試題,李翔不停不休的批改,看到得高分的試卷李翔會喜笑顏開,看到得分低的試卷李翔會愁眉苦臉,就這樣一直忙到了傍晚,終於把這兩百多份試卷看完,隨即李翔便把盛安給叫了進來,讓他把試卷上的分數一一登記了下來。

“李公子,你就單憑這試卷上的分數錄取學生麼?”登記完分數,一向沉默寡言的盛安突然問道。

李翔不假思索道:“當然了。學識如何,手頭上見真章。按照這分數來辦多半錯不了的。”

“可是有些人的分數很接近,一分兩分之差甚至會是並列,公子就不怕勘誤了人才麼?”盛安早在今天早上就把一片赤誠獻給了李翔,此時發現裏李翔計劃中的紕漏,也不怕得罪李翔,就義不容辭的指了出來。

“那也怨不得別人,只怪他們自己不爭氣。”李翔臉温和,並沒有怪罪盛安的意思,頗有意味地嘆道:“現實總是殘酷的,總不能如了每個人的願吧!”

“李公子,憑一紙試卷就選定人才,是不是太草率了點?這與已廢除的科舉‮試考‬又有何異?”李翔謙遜的態度博得了盛安的更多好,盛安理直氣壯地説:“有些人分數相差不大,可是動手能力卻相差甚遠,據我所知,這造飛機可不是一些書面知識這麼簡單吧。”在能力測試面前,高分低能或者是低分高能的現象肯定不會太多,盛安觀察得很仔細,似乎是專門針對那些分數相近的學生們而來的。

李翔會意地問:“那些分數相近的人很多麼?”盛安沒有説話,只是拿起已經登記好的成績單,遞到了李翔身前。

李翔隨即拿起盛安登記的分數仔細看了起來,果然極高分和極低分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人成績均勻,分數相差也不大,甚至有好幾十個人的分數是並列在一起的。即使按照這個分數來錄取,預定的三十個名額也遠遠不夠。

“這該如何是好?”一急之下,李翔竟然失去了往常的冷靜。

“以小人之見,是不是把那些成績相近的同學約出來,再瞭解一下他們其他方面的情況,然後綜合試卷成績,決定取捨?”盛安態度誠懇地建議道。

“面試,好主意!”李翔當即拍着桌子,動地喊了起來。重新冷靜了下來,李翔目不轉睛地朝盛安打量了起來,這盛安其貌不揚的,還真是個人才!此刻李翔發現在盛安身上所付出的一切是多麼的值得啊!

“李公子,這方法可行得通?”看着李翔怪異的舉止,盛安有些膽怯了,訥訥地問道。

“行,當然行了。”李翔動地説:“盛安,你把這成績拿到京師大學堂去張貼出來吧,然後出個公告,説我明天現場去考核‮試考‬成績在前六十名的學生。”

“然後是不是再從這六十名學生中取三十名?”盛安會意地問道。

“對,就是這樣了。”在這個偉大的設想面前李翔有些迫不及待了“盛安,你這就去吧。”盛安走了,李翔又在房內開始謀劃面試的題目…。

第二天,在袁克靜和盛安的幫助下,李翔組織的面試活動在京師大學堂火熱地展開了,經過學生們的幾番答辯,最終的三十名學生名單總算確定下來了,與此同時也給李翔接下來的計劃提供了新的思路,帶來了寶貴的經驗。

最後李翔又把那三十名學生召集了起來,向他們公佈了李福和王小虎傳過來的學校地址,同時把學校的開學期定在了陽曆九月一號。

經過兩天的休整,盛安、袁克靜和李翔三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其他學校,如法炮製,經過兩個多月的輾轉,航空學校第一屆學生的一百名名單終於確定了下來。

在全國各輾轉的兩個多月內,李翔看盡了各地的風情和老百姓的疾苦,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麻煩,很僥倖,盛安不但是個才智出眾的傢伙,身手也很了得,碰上的強盜土匪一併都被他解決了。而袁克靜除了偶爾發一些小脾氣外,也越來越有一帶秘書的風範了,這一切都讓李翔很是滿意。

明天就到安徽境內了,李翔愈加地動了,這次外出招生可謂是收穫巨大啊,多了兩名得力干將不説,還招收來了一批優秀的學生。把最終定下的學生名單拿了出來,看着名單上的王助、巴玉藻等人的名字,李翔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笑聲停止,目光從一行行的名字上掠過,看着這一位位中國近代航空史上偉人的名字,李翔彷彿已經看到了中國航空事業的騰飛。

心情慢慢地平靜了下來,把學生名單看了一遍又一遍,簡直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

良久過後,盯着學生名單一個人名從李翔腦中蹦了出來。

呢?學生名單上並沒有譚的名字,譚到底哪裏去了呢?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事先説明一下,一九零六的時候王助一干人等還是十二三歲的樣子,讓他們的年齡虛長了幾歲。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