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武龍腦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龍腦中回想着書中對於喬峯的描述,眼中看着喬峯練功一招一式的揮灑,不由暗暗點頭。心道自己這大哥果然是天賦異稟,不過多半也是繼承了他老子的天賦。

想他老爹蕭遠山,當年在雁門關外,一人獨鬥中原武林數十豪傑,以一人之力便搏殺數十人,可見其武學上的造詣與天賦。雖有幾人逃命,卻也只是他們的運氣,絕對不是他們憑本事在蕭遠山手底下逃命的。

這父子倆人都是天生的武學奇才,而且還是一個比一個厲害。長江後推前,一代更比一代強呀!

“大哥,早呀!”武龍見得喬峯練完收招,便走上前去打招呼。

“喬峯雖在練功,卻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武龍還未出竹林他便已聽見並瞧見了。早知武龍到來,所以他並不驚訝,回禮笑道:“二弟早!”

“想不到大哥這麼早便起來練功了,可真是勤奮呢!”武龍佩服道。他自己練功雖也算得勤奮了,卻也做不到像喬峯這般一大早起來就開練,他現在已成絕頂高手,他便不會太花心思去練了,每也只是練練內功而已。

不過武功真達到了這個高度,卻也是不需每苦練招式的,那樣已然是得不到什麼長進了。這個時候,最主要的提升是在於個人的領悟上,對招式運用的領悟,對自身力量巧妙運用的領悟。

當武功達到了這個高度,每一招每一勢在他的眼中已是全不一樣了,以前許多妙的招數,以現在的他看來卻是漏百出,不堪一擊。這就好比一個人在山腳看景物,與站在山頂看景物的不同。他看的更開闊更遠大更全面了,也看的更加具體了。

這個時候的提升也就是心境的提升,他必須把以前在山腳看景物的心態轉變過來,適應在山頂看景物的心態。否則他若仍以在山腳的心態站在山頂看景物,那麼他跟以前相比便也可以説是沒什麼進步的。

***此時喬峯聽了武龍的話,道:“所謂業於勤,武功就是要每不間斷的勤奮練習才能夠進步!”武龍聽了喬峯的這話,卻是心道了句不見得。過他卻並沒有説出來,只是不在意地點了點頭。

剛想要轉聊個話題,喬峯卻又道:“這道理二弟自也是明白的,只看聚賢莊一別,二弟武功便有大進,就可知道二弟也定是每勤奮苦練的!”武龍心道:“這練我是有練的,勤奮也算是有一點兒的,但若要説是勤奮苦練可就算不上了。我每也不過就只出兩個時辰來練武功招式,晚上練一個時辰的內功而已!”他心裏這般想着,嘴上謙遜笑道:“若要説勤奮,卻是比不得大哥的!”喬峯笑了笑,突然眼光一閃,看着武龍道:“我自杏子林中便見二弟的各種奇妙功夫,實在是讓為兄好生佩服。

不知道二弟什麼時候可以再次施展一下,好讓我得窺全豹見識一番!”武龍對上喬峯的眼光,笑道:“不如大哥與小弟來砌磋一番,這樣更好見識!”他此時卻也是有心想要與喬峯砌磋較量一番,看看兩人之間是否還存在差距。自己如今的功力雖説早已高出了他許多,但畢竟在招式上還不盡成手經驗也是不如他多。

所以他想看一下,以自己目前的實力,是否能抵得住這位天龍中第一的絕頂高手。喬峯眼中光一閃,笑道:書“正合我意!”説罷,朝後退開一步,向武龍一抱拳道:“二弟請!”武龍也含笑退開一步,同樣抱拳道:“大哥請!”這便是勢勝於形,戰略上要首先把自己擺在高姿態。要有絕對的自信,以氣勢壓倒對方。如果你的氣勢能壓倒對方的氣勢,那麼他心中便會產生怯弱的想法,這樣便會導致他的出手受心理影響,武功大打折扣。

只見喬峯眼中又是一抹光閃過,然後微微一笑,便道:“那為兄便就不客氣了”股滔天霸氣自他身上洶湧而出,襯的他筆的身影如擎天柱一般高大威猛,就像一尊天神俯瞰蒼穹,將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籠罩向對面的人羣,如果是普通高手在他絕強的氣勢之下,都會泛起一種想要頂禮膜拜的衝動,功夫尚淺的會直接崩潰。

但武龍是何許人也,當下吼長嘯,聲如戰鼓轟鳴,自他與之聲音不符的瘦小身軀中發出,雄渾震盪着夜晚寂靜的空氣,遠在幾里外的人都會被震得的耳鼓”嗡嗡“做響,心頭“嘭嘭”亂跳,汗出如雨,接着,他的身軀也發出一陣烈的炒豆般的“劈里啪啦”脆響,身體便在這陣脆響中迅速變大變高,全身肌也跟着動着膨脹起來,鼓鼓的,裂衣而出,最後,他猛然大吼一聲,雙手一揮,上身的衣服便向兩邊撕裂開來,出上身有如丘陵溝壑菱角分明、又似銅澆鐵鑄而成一般的肌,同時一股強絕人寰的驚人氣勢自他體內爆發而出,如一陣飈風般席捲向四面八方,猶如一個不願屈服的怒目金剛,正面對抗着雒神那俯視蒼穹、凌絕天下的無敵氣勢。

喬峯大叫一聲好,當下一招極普通的“黑虎掏心”當一拳便往武龍前打出。這一拳無論力度、速度、角度,都是拿捏的恰到好處,無可挑惕,拳風霸烈,氣湧山河,狂暴的勁風先一步觸及上了武龍的面孔。

從此一招便可見喬峯確是武學奇才,無論多麼平平無奇普普通通的招數到了他手中,都能使得恰到好處,發出巨大的威力。

武龍看着這一拳來勢,腳下未動,身子一斜便即讓了開去。同時左拳去扣喬峯右手腕,右拳則往前一送,也往他口擊去。

喬峯不等他左手拳扣至,便即一翻腕讓了開去,橫掃他左肋。在畔待命的左手抬起在前繞着武龍右手攻來的拳畫了個圓圈,圓圈畫成,便有一股圓形真氣團形成,阻擋住了他這一拳的去勢。

隨即他不等武龍變招,一掌便推着這一圓形真氣團往武龍前撞來。武龍左手屈肘豎擋於身側,架住了喬峯掃來的右臂,右手豎掌成刀,以灼熱刀勁布至掌緣,一掌便往喬峯推來的那圓形真氣團上砍去。

喬峯見他那一掌砍來,竟是從他那掌上覺到了一股刀鋒般的鋭氣,不由心下一驚。覺着自己掌前的這一團真氣定阻不住他這一掌刀,連忙又在後連畫了兩個圓。

“嗤”地一聲,武龍豎掌成刀帶着灼熱刀勁一刀劈下,連破兩層圓形真氣團,被第三層所阻住。他刀勢受阻,毫不停留,又變掌刀為拳,橫揮而來以食指關節向喬峯右臂肘彎處擊去。

同時腳下一跨,人隨招走,整個人連帶着往那處衝去。喬峯一見武龍右拳向自己肘彎處擊至,右臂連忙縮回,也是豎掌成刀往他手碗處砍去。

同時,左手又推着那剩下一個沒被砍散的真氣團往武龍肋處撞來。武龍本來是往他右邊衝去的,此時卻是突然收了招,改前衝為橫撞,一縱肩向他懷裏撞來。

他這一收招,右手貼回身側,喬峯那一掌刀自然砍空。便是他左手自後推來的那一真氣團兼隨後的一掌,如果武龍夠快便能先撞到他前而讓過那一掌去。

如此形勢,卻也是得他不得不收招後退。他見得武龍得自己先退,卻是神更漲,大叫了一聲“好!”這才收招一斜跨,身子橫移了開去,讓過武龍這一撞,又成與他面對面之勢,然後重新出招往他攻擊。武龍腳下一使勁,那斜撞傾倒的身子便突然直了起來,讓過了他一招去,隨後揮拳反攻而至。

喬峯雙手直拍掌擊出,掌力噴吐,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威勢驚人,猶如奔雷霹靂,開碑裂石,硬生生的撕裂空氣,起一陣陣鬼哭神嚎、令人牙酸的尖嘯,最後匯成隱隱雷聲緊跟其後,震盪耳膜,令人頭暈眼花,東倒西歪。

武龍倒也不驚,又是兩掌接應而去,砰的一聲“砰…”三掌接實,氣勁劇爆,洶湧的勁氣以兩人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衝擊而去,兩人掌力相撞,各自退了幾步,武龍退了半步,蕭遠上卻是退了三步,只見喬峯雙手握了握,心中暗道:好霸道的勁力,二弟,果然練得一身橫練功夫,竟然能把自己震得手臂痠麻。

而掌力盪下的武龍卻也只是覺手臂有點不適,但沒一會便又沒事。武龍再次欺身而來,又是雙掌齊出,掌力籠罩喬峯周身。喬峯心中一懍,只覺前後退路皆被他掌力封死,無奈下轉身,大袖揮動,眼前竟捲起了一道強勁的旋風,捲起地上沙石,右掌前推,旋風直向喬峯撞去。

旋風所帶起的沙石飛濺,觸臉生疼。喬峯那看似隨意的一拂,便是他很少施展的“袈裟伏魔功”少林為佛門大派,當然不像其他門派間有些武功要特定的人來練。只是這袈裟伏魔功卻需極高的內力修為不可,而功名中帶有“袈裟”二字,自是表示使用者當是身披袈裟的老僧。少林寺中的低輩弟子一來功力不足,實在練不來這門功夫,二來少林寺號稱有七十二種絕技,自是武學凡多也非是説定要練這種武功,這種不可自可選練其他的。

這喬峯身處逆境,尤能瀟灑自如的使出,其應變之快,功力之深,若是讓少林方丈看到也要自嘆不如啊!

武龍倒也驚訝這招的厲害,雙掌一斜,化拍為劈,勁力如同利箭向面而來的旋風穿去,轟的聲響,那道旋風受他強猛勁力一穿,轟然炸開,真氣四溢,捲起漫天的沙塵。

武龍在真氣反下不由連退數步。這兩次鬥,兩人只是熱身而已,真氣一停下,兩人便一刻不停地各自相了上去。

頓時,只見沙石飛揚,狂風拳勁四,帶着細小沙粒漸漸升起。兩人皆是武功絕頂之士,身法皆是快絕,在塵土包裹中,只見兩條身影縱高低俯,只是不斷傳來拳腳相擊的碰撞聲。

武龍腳踏凌波微步步,喬峯則是大有大打,小有小打,及遠時招式大開大合,威猛絕倫,一招一式,勁風撲面。

及近時則動作迅速,變招靈活,或拳或爪或肘或指,處處搶先制敵。兩人這一開打起來,動作皆都迅捷異常,以快打快。

拳影如山重重排空而傾,腿影如火疾疾驚雷而碾輒,處在這狂風暴雨中心的武龍,身形如巍峨高山,穩如磬石,面孔堅毅剛強如西天金剛,耳中“噼哩叭啦”的拳腳相撞聲不斷響起,有時連續數響,緊密如放鞭炮。喬峯一落地,又是一腿使出,此時的武龍倒也不格擋了,腿站如柱,雙拳大開大闔,拳風奔湧,轟遠及近,出拳沉穩而有力,拳勢如雷霆霹靂,真氣似火山爆發,滾燙瀉,浩浩蕩蕩,橫衝狂掃,威猛霸烈,每一拳每一肘的力量都沛不能擋。腿拳相撞,頓時“砰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