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安豐事件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安豐城危機四伏的時候,劉福通正在府中讀書。莽豪傑出身,只是略通文義,後來一直又忙於戰事,更是無暇讀書。直到兵敗退回了安豐,不知怎麼地突然想起讀書這件事,每天除了忙於正事就是手不離卷,這些子卻是正在苦讀《資治通鑑》。
“稟太保,劉院判來了。”侍衞在門外稟報道。
“讓他進來吧。”劉福通頭也不抬地答道。
“見過義父大人!”一個身穿棉袍的黑壯漢子走進來拱手道。
“承志來了,坐。”劉福通放下手裏的書卷,指了指書桌前的座椅説道。劉福通原本有幾個親生兒女,可惜都是平庸之輩,無法繼承其衣缽,加上戰亂頻頻,或死或散,剩下兩個長大**的也只是做了一般的軍官文吏和嫁人而已,唯一一個有點出息的幼子劉慎遠準備送去江寧讀書,現在還在路上。劉福通苦於後繼無人,後來看到劉浩然置童子營,收義子,於是也學了起來,在軍中選有才俊傑收為義子,劉承志算是比較出眾的一個。
“濠州那邊出了麼事?”劉福通開門見山地問道。
“回義父,據我收到的消,是宿州黑龍山的豪強徐大壯、王四麻子聚眾起事,已經佔據了宿州,一個自稱淮西元帥,一個自稱宿州萬户,鬧得動靜不小,張士誠把他弟弟張士信派來了,準備鎮壓。”劉承志拱手答道。
劉福通不由了起來,淮西這個地方,民風彪悍,豪傑多如牛,起事拉桿子的人一茬接着一茬是自稱義軍或民軍,可以説是元帥滿地走,萬户多如狗,有的附元軍,有的投紅巾軍。在劉福通縱橫河南河北時,淮西基本上處於他的掌控之下,這裏算是安定了一段時間。但是自從他兵敗之後士誠把手
進淮西,冒頭的豪傑又開始多了起來。不過劉福通一般多是利用自己的威望進行拉攏,而已經將淮西視為後院的張士誠卻是辣手無情,招安不成就出兵打,真把自己當成了元廷守疆大吏。不過雙方雖然是各施其法,暗地裏擴張自己的勢力,但是好歹都還算有分寸,謹守界線,避免生衝突。張士誠忌憚劉福通背後的江南,劉福通對張士誠卻是有心無力是就這樣勉強維持下去了。而這次宿州出事,剛好算是在張士誠的地盤上,所以劉福通也只是關注一二而已。
“情景如何?”
“回義父,聽説宿州已經上萬人響應大壯和王四麻子開始向州一帶進,而張士信在濠州一帶嚴陣以待河一線已經被封鎖,南北消息完全斷絕。”劉通微微點點頭。宿州以北是元廷地地盤。徐王二人還沒有這麼大地膽子去與軍勢正勝地元軍手。以西是劉福通地地盤。他雖然不比往
了是威勢依在。徐王二人暫時還不敢犯眾怒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南邊了。誰叫那裏是外來户張士誠地地盤。
“義父次張士來勢洶洶。比往幾次都要動靜大兒有些擔心。”劉承志看了看劉福通地臉
遲地説道。
劉福通雙目不由閃出一道光。
了半晌説道:“而今是多事之秋。承志你小心一點也是應該地。”劉福通退回安豐。不但將領幾乎損失殆盡。幾無可用之人。手頭上地軍隊也不多。雖然後來又擴招了一些軍隊。但是隻能説是烏合之眾。只有那四千從汴梁**來地輕騎還算
鋭。
“不過我相信張士誠兄弟還沒有那個膽。”劉福通隨即不屑地説道。對於這個反了又降。降了又反地鄰居。劉福通多少還是看不起他。認為他完全憑藉一手變地本事才混到今
。
“如果是張士德來了。我等還要戒備一二。可惜。他已經死了。”前幾次到濠州主持鎮壓地是張士德。對於這個陰鷲善戰地人。劉福通倒是多了幾分心思。幸好張士德也知道大局。做了兩次試探後便沒有什麼行動。這次換了一個張士信。劉福通便不放在心上。這個人。出名地只是貪婪和附庸風雅。打仗卻是疏稀得緊。
“義父,張士德會是誰殺的?”劉承志不由問道,不僅只是他,估計南方各路人馬這段時間除了關注劉浩然與陳友諒的戰事之外,最關心也就是這件事。
“察罕帖木兒和劉浩然二之一。兩人都是雄略之人,應該能做出這種顧於遠慮之事,只是按照兩人的格,察罕帖木兒不屑去做,劉浩然不會去做,所以為父也很是
惑。不過最後還是會水落石出,誰獲利最大就是誰做的,只是現在還未顯現,因此也就
霧重重。”劉福通沉思一會説道。
聽到劉福通都説不是很清楚,劉承志也便不再去追問了。
“義父,聽説山東局勢越地緊張,察罕帖木兒已經將我軍殘部圍困在益都,不可下,如果山東事畢,察罕帖木兒就會全力南下,到時…”劉承志忍不住又勸道。
“你又在勸我移居江南?”劉福通長嘆了一口氣道“承志,你不明白,誰都可以去江南,小明王陛下也可以遷駕江南,唯獨我不能去江南。”
“為什麼呀義父,劉丞相不是拜義父為叔父嗎?”劉承志不解地問道。
“你不明白呀,我雖然沒有見過劉浩然,但是知六見過,他曾經出使過江南,回來對我説,劉浩然是一個謙和持禮的人,總別人立場上着想,與他相,總能如沐
風,心裏覺的。”劉承志眼裏的不解之意更濃了。
“可是一個謙和持禮就能打下江南數千裏江山,讓定遠軍數十萬好漢為他死心塌地地賣命?”聽到這裏,劉承志也不由一凜,而劉福通靠回到椅背上,眯着眼睛嘆息道:“我一直看不透他,琢磨不透他的想法。相比之下罕帖木兒是一隻老虎,張士誠是一條狗,而他卻是一條龍,一條大半身子隱在水裏,只出半個腦袋的蛟龍。”
“這些年我一直持掌着朝中軍政,可是江南我連半個手指頭都伸不進去。”聽到這裏,劉承心裏明白了一二上不由重起來。
“我已經叫人做好準備了,些子等劉浩然打敗了陳友諒,就將陛下送到江寧去,他的身子骨是越來越弱,江南比安豐要好多了,希望他在那裏能養好身子。”劉承志明白福通的意思,小明王從小就跟着母親東躲西藏,吃了不少苦頭,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後來從汴梁突圍,劉福通幾乎是舍了老命才護住小明王逃出生天,但是小明王卻遭到了沉重打擊,母親老婆孩子,一大家子全沒了只剩一個光人,
神上受到的創傷太大了。而且路上小明王還莫名其妙地中了一箭雖然不是致命傷,卻也是雪上加霜,到了安豐後,幾乎是躺在病榻上,最後還是劉浩然從江南派了幾個名醫,經過一番調理些
子總算有了點起
。
“義父,陛下一走怎麼?”劉承志不由急了。
“我安豐。”劉福通斬釘截鐵地説道“這些年多少兄弟跟着我出生入死,可是活下來的又有幾個不能走,我要留在這裏,總有一天我還要率兵北伐!”説到這裏,劉福通的眼睛迸出一種灼熱。
“義父…”正當劉承還要勸道時,遠處突然隱隱傳來一陣動靜,久經軍旅的劉福通馬上跳了起來,奔出門外。
“出了什麼事?”可是誰也不能回答個問題,只能看着北城騰起越來越大的紅光,聽着風中傳來的哭喊聲。
過了一會,一個滿頭是汗的偏將跑了進來,撲通跪倒在地上道:“稟義父,張士信率兵偷襲,有內應趁亂打開北門,他們已經殺進城裏來了。”
“什麼!”劉福通的臉驟然變得慘白,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他一直看不起的人居然有膽子殺上門來了,而且居然能夠一直摸到城下,還找到內應打開了城門。安豐城中雖然有兩三萬軍隊,但是真正管用的不過那四千子弟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