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小説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前,我與一位有幾分文才的人談讀書的事,這位“秀才”説他不讀小説,只讀傳記。我對他的觀點大不以為然。固然,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每個人有着不同的閲讀口味,這很正常。但我還是對此耿耿於懷,忍不住就小説這種文體説道幾句。

小説這種文體在我國出現較晚,是在唐朝傳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元明清時期成為了雅俗共賞擁有最大讀者羣的第一大文體,每一個識幾個字的中國人都知道《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紅樓夢》,這四大名著都是小説。小説所以能成為擁有最大讀者羣的文體,是因為它最貼近人民,最貼近生活,表達能力最強,內容最豐富,可以容納涵蓋其他文體,為讀者所喜聞樂見。就拿《紅樓夢》來説,有人説它是政治小説,有人説它是歷史小説,有人説它是穢小説,不同的人羣有着不同的看法,莫衷一是。這是因為《紅樓夢》內容包羅萬象,既有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大的社會內容,也有詩詞、對聯、醫藥、服飾等各方面專業知識,是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除了小説和史傳,其他文體就不能用百科全書來形容。

以歷史的眼光來分析看待關羽這個人,他對蜀國過大於功,是他的驕傲自大剛愎自用破壞了劉備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決策,喪失了荊州,使蜀國走上了下坡路。華容道上私放曹的行為,那更是罪不可赦的做法。可就是這麼個人,卻被國人頂禮膜拜,塑造為神,成為中華民族的武聖人、武財神。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在於歷史上中國人推崇關羽身上的忠勇仁義的品德。曹對關羽有恩,關羽放曹那是有義。中國人是一個講人、講人情的民族,有時人、人情大於原則。從人、人情出發,國人不光原諒了關羽,還讚美神化他。瞭解中國文化基因、民族特的最好方法就是讀小説。因此,有人説,小説是一個民族的心靈史。好的小説,作者的立場觀點往往不直觀地表達,他通過故事情節潛移默化影響讀者。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絕大多數青年學生不是讀了馬列原著走上革命道路的,而是在蘇俄文學的影響下投身革命的。小説的影響力那是其他文體不可比擬的。

在國外讀者中,他們對小説更是情有獨鍾,以至於當年梁啓超遊學歐州美國後,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各國富強,那是因為重視小説。因此,他説:“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説”如今進入影視時代,影視大有取代小説地位的趨勢,但影視作品往往是以小説來改編的。

如今的人心態普遍浮躁,不少人喜讀地攤文學、勵志作品、傳記作品,對嚴肅作品、經典作品不興趣。這種淺閲讀狀態就像貪婪快餐小吃,忘記品嚐美大餐一樣。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還是讀小説有益的多。

當然小説沒有過去那樣的引力,也在於目前小説創作本身存在的問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最近撰文説,現在發表的文學作品中90%是抄襲仿製。我市一位資深編輯曾對我説,他在今年內審閲過的小説稿百分之90%是情的作品。小説離了時代社會、離了生活、離了理想追求,怎麼能引讀者。時代呼喚作家創作出一批像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浩然的《豔陽天》,路遙的《平凡世界》那樣詩史般的好小説來。

讀一篇美散文,就像欣賞一幅美妙的畫,讓人賞心悦目;就像聽一首優美的曲,讓你神遊九天。讀一首好詩,就像觀看一段舞蹈,讓你心靈放飛;就像品嚐一杯美酒,令你心身陶醉。那麼讀一部好小説,就像觀看一場彩大戲,讓你入,讓你動情,讓你懂得人世間的善惡美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