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是怕引來注意,他連這點錢都不會給。

天下大亂,諸侯並起,不服管轄的地方比比皆是。

即使沒有戰禍蔓延,也只是維持個表面狀況。

竹山縣既小又窮,朝廷不發俸祿,薛知縣索比照著前任知縣納的稅銀,先扣下一半,再扣除自己與佐官的俸祿,剩下的這些愛要不要。州府若是來人,薛知縣就帶著差役下田種地,避而不見,見面也沒好聲氣,總之一不拔。實際上竹山縣這二十多年來,百姓子好過了何止一倍。

竹山縣的縣衙平裡也不按照朝廷規章辦事,否則庫房怎麼能說開就開?府衙縣衙的庫房的東西都是國家所有,即便救災,沒有申報沒有批文,擅動是大罪,輕者免官重者放。就連縣誌,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除非身有功名,或是事蹟被載於其上。

不過這些到了薛知縣這裡,全都不算事,因為他到竹山縣之前,縣衙庫房裡空得連老鼠都餓死了,縣誌更是無人編撰。

本地既無文人墨客,也沒有沽名釣譽的鄉紳,連縣學都辦不下去,前任知縣像扔燙手山芋一樣迅速接了印信,忙不迭地走了,一天都不想多留。

除了知縣,原本衙門裡還有縣丞、縣尉兩位佐官。

當時為了省錢糧,小縣的縣丞之職直接被取消,而縣尉陳老太爺,一輩子都沒等到調令,七十歲了還頂著這個官銜,現在索在家養老,公務都丟給了秦捕快。

於是李師爺跟秦捕快,一個做著縣丞的活,一個幹著縣尉的活。

李師爺鋪開地圖,說得頭頭是道。

墨鯉對照著記憶裡走過的山路,發現歧懋山實在不算什麼,它周邊三百里也只是平州府西北一部分,再往下看,數條山脈橫穿平州府南部。

“如果沿著歧懋山一直往西北走,就是蠻族的地盤了,穿過草原就是崑崙山。”墨大夫心裡一動,崑崙山自古就有仙人傳說,記載也多。

“過平州府,往東是雍州,如果要去太京,必須要走這條路。”

“不用了,我打算去北方。”墨鯉決定出關,這樣往東可以去天山,那裡有珍貴的草藥,往北是崑崙,神怪誌異多不勝數,路程雖然遠了點,荒蕪了些,但是勝在無人打擾。

“也好。”薛知縣似乎早有預料,他笑道,“墨大夫在這裡稍等片刻,老夫這就去給你開一張路引。”說完就往書房去了,等他再回來時,手裡不止有路引,還有一封信。

“老夫還有一事相托。”薛知縣把信函放在桌上,笑眯眯地說,“老夫的女兒嫁在鄰縣,墨大夫也是見過的。如今大雪封山,人信不通,勞煩墨大夫繞路帶個信。”這不是什麼難事,墨鯉應了。

等他接到路引一看,卻愣住了,因為上面雖然是他的名字,但不是竹山縣開出的路引。

“青州府?”青州在東邊,靠海的地方,距離竹山縣怕不是有三千里路。

薛知縣居然點頭道:“沒錯,正是青州府的路引,府君的幕僚寫得一手好字,還是我的同年,他的字跡我能模仿,就順手用了。印章的事你不用擔心,做得很真,挑不出錯處。”

“……”不,他糾結的不是這個。墨鯉認真地想了想,薛令君這是怕自己出去之後“惹到事”,連後患都提前解決了,免得有人追查他的來歷。

“多謝薛令君提點,出門在外,能不用路引,在下儘量不用。”翻城牆還能省掉城門稅呢!

想到竹山縣的太平光景,墨鯉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辦法。

薛知縣滿意地摸著鬍鬚問:“秦老先生祖籍青州,你會說青州話吧?”墨鯉點了點頭。

“不知墨大夫何啟程?”

“明晨。”

“縣衙事務繁忙,明就不特意相送了。李師爺,代老夫送客。”薛知縣也沒端茶盞,目送著墨鯉離開,直到二堂空無一人,他還搖頭晃腦地琢磨著什麼。

“總覺得他這趟出門,會出事。”薛知縣心生不祥預,卻又不像話本里那樣有掐算的本領,不知道禍從何來,只能悶在心裡。

他自言自語道:“秦逯也不知在想什麼,他這徒弟,本事是夠了,卻與世俗格格不入。這世道不太平,怎麼會不出事呢?不過……”只要不遇到孟戚,就算有事也不會太兇險。

薛知縣想著想著,又放下了心。

***三後,平州府麻縣小河鎮。

麻縣附近也有座山,叫做雞冠山,並不是因為它長得像雞冠,而是雞冠本來就像山。此地距離雞山不算遠,恰好又在雞山的北邊,從地圖上看就是壓在頭頂,於是得了個雞冠山的稱呼。

雞冠山下面有一條河,附近就是麻縣最富庶的鎮子。

這裡可不像竹山縣那麼偏僻,河道連著一條水路,偶爾能看到商隊。

今年特別冷,河面都被冰封住了,往熱鬧的碼頭也看不到人影。

墨鯉站在鎮口望了望,發現這鎮子比竹山縣城還要大一些,足足有三條街,房舍宅院也多,看來要找上一陣了。

說起薛知縣的女兒,跟墨鯉(外表)差不多的年紀。

薛娘子的夫婿,正是竹山縣那位縣尉陳老太爺家的孫子。

陳縣尉有六個兒子,孫子一大把,多得連陳老太爺自己都不記住。人口多了,吃飯的嘴也多,靠陳老太爺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