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高閣登臨雨後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件事絕不可能這麼簡單。誠然高麗官兵的確無能,但倭兵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佔領高麗全境,戰鬥力絕不可小覷。這些倭兵全都剛經過出之國的戰國時代,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不但武藝超群,而且意志堅定,格外耐戰。而大明官兵卻剛遭吳越王之亂,倉促募集而成,
本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若是再這麼輕敵,恐怕要遭遇大?。
只看平壤城裡的防禦這麼嚴密,就知道這座城絕不可能會被輕易攻破。
他忍不住道:“申泣雖然屢敗,但畢竟曾剿滅女真,也有些真本事。高麗也不乏死戰抗倭的將領。倭兵猶能這麼快攻陷全國,戰鬥力之強勁,不得不防。而且倭兵擅長火槍,都是由紅國製造的,火力極強。近戰威力巨大,我軍裝備的火銃遠遠不能及。萬不可掉以輕心。”李如松笑道:“盟主多慮了。紅
火槍就算厲害,它還是要發一槍裝一次彈藥。兩軍對壘,能夠讓他發幾槍?只要我軍衝鋒到近處,火槍就施展不開了,那時,倭兵豈不任由我宰殺?末將請將隊伍分?兩支,一支由末將率領,攻七星門;一支由李如柏率領,攻大同門。兵分兩路,殺倭賊個措手不及。請大人下令!”其餘的總兵也都豪情萬丈,跪倒在地:“請大人下令!”楊逸之深深擔憂。驕兵必敗,這個道理已被驗證了無數次,但,總有人不明白,必須要用鮮血才能證明。
他輕輕搖了搖頭,言又止。
卓王孫道:“好,我將朱雀軍分為兩隊,各一萬五千人。軍中所有的馬匹全都歸你支配,這樣便可裝備三萬騎兵,明一早,你便可率領大軍,突襲平壤。”李如松、李如柏轟然答應。
卓王孫笑道:“出兵不可?賞。這便是我的獎賞,你需要好好記住了。”說著,袍袖輕拂。帥帳旁邊的大石上,猛然一陣嗤嗤聲響,竟被他用指力凌空刻下了一個大字:“貝。”字下面,是一行小字:四千零七百。
卓王孫道:“楊盟主,你的獎賞是什麼?”楊逸之沉著,長身而起。
帥帳另一邊的大石上,也出現了一個大字:“文。”字下面,也有一行數字:五千零兩百。
李如松李如柏對望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但卓王孫跟楊逸之不解?,他們也不敢問。既然是獎賞,那麼“貝,四千零七百”就是賞金四千零七百兩嘍,那麼“文,五千零兩百”呢?是不是楊盟主兩袖清風,沒什麼錢,所以等他們獲勝之後,就寫一篇五千零兩百字的文章來讚頌他們?一定是這樣的。
兩人這麼一想,立即又雄心萬丈,高昂著頭下山去。
第一縷曙光照在牡丹峰上。青翠的山峰,像是美人頭上的一隻玉簪,直碧天。連綿的雨終於停了,但陰雲仍密密地遮著天空,令人心中不由生出一股煩悶之
。
濛的曙氣將平壤城裹住,這座城似是還沒有醒來。但偶爾閃爍的刀劍的鋒芒,卻讓人
覺到山雨
來?壓抑。
城中最高的萬景臺上,擺了兩隻小小的蒲團。一人峨冠博帶,踞坐中間,面前擺著一隻小小的鐵釜,釜中茶湯正。千宗易跪坐在另一隻蒲團上,恭謹而寧靜地點著茶。
濃茶。
甲光向金鱗開。殺氣彌野,大戰前夕的緊迫
壓著每個人的心,那人竟絲毫不在意,舉著手中的茶碗悠然一笑。
正是廢寺之中,拜會卓王孫的平秀吉。
卓王孫亦含笑點頭。
他站著的地方,卻是平壤城正南方的七星門。
一隻巨大的戰鼓擺在陣前,戰鼓鮮紅,韓青主手裡握著牛筋纏成的鼓槌,肅然立在鼓前。
卓王孫抬頭遙?遠方,他身上的青衣卻像是一片雲。一片飛揚的雲。
第一縷陽光下來的時候,卓王孫的衣袖輕輕抬起,斜指戰鼓。韓青主的雙手立即揚起,鼓槌轟炸在戰鼓之上。
悶沉的鼓聲,猛然響了起來。
鼓聲撕破了清晨的寧靜。太過巨大的銅鼓經過韓青主真氣的轟擊,彷彿是九天落下的雷霆,連整座平壤城都震動起來。
而與他相隔三里外的大同門,一身白衣的楊逸之身旁,清商道長也在一瞬間敲響了另一座銅鼓。
一東一南,兩支戰鼓彷彿兩匹咆哮的上古巨獸,對著平壤城發出了一陣猛嘶。
緩緩地,無數頂盔貫甲,手握鋒?雪亮的兵刃的士兵,從牡丹峰後轉出,在李如松與李如柏的帶領下,兵分兩路,越過卓王孫、楊逸之,向著城池進發。他們踏著昂的鼓聲,要將自己的熱血灑在這座城頭,成就千秋不朽的傳說。
一隻、兩隻、三隻…越來越多的鼓跟著響起,聲音越來越大。更大的,是三萬士兵齊步行進的踏步聲。這單調的聲音催生出炙熱的戰意,每個人都覺到喉嚨一陣陣撕裂的痛疼,不由得緊緊攥緊了手中的兵刃。
在即將到來的時刻中,他們或者殺死敵人,或者被敵人殺死。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生命都將會轟轟烈烈地燃燒。
轟轟烈烈生,或者轟轟烈?死。
黑壓壓的軍隊近了城門。猛然,同時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