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女 (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龍女好像開始半信半疑,隨口問道:「不知祖師婆婆與王重陽的遺願是什么?」我道:「遺願之事可以遲些再詳談,不知龍姑娘與孫婆婆,是否有興趣先看王重陽在古墓留下的說話?」小龍女當然對此有興趣及有知道的必要,便道:「請。」她冰冷的說話真是簡潔之極.
我帶小龍女與孫婆婆,來到放石棺的室中,我從包袱取出火摺打著火,點燃了蠟燭,便揭開屬小龍女的那一具石棺蓋,明顯見到棺蓋內側,以濃墨所書寫:〝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這十六個大字,筆力蒼勁,字體甚大,其後還寫得有許多小字。
小字的意思是:〝林朝英死後,王重陽又來過古墓,他見到石室頂上林朝英留下的玉女心經,竟把全真派所有的武功盡數破去;他便在這石棺的蓋底留字說道,林朝英所破去的,不過是全真派的淺武功而已,但較之最上乘的全真功夫,玉女心經又何足道哉?而記錄的一間石室,便是在此室之下。〞孫婆婆看到便動容,而小龍女沒有改變的面容上,也出現微微動容,但只是一閃即過.
我躍入棺中,四下摸索,摸到一個可容一手的凹處,先朝左轉動,再向上提;只聽〝喀喇〞一響,棺底石板應手而起。
我跳出石棺,見孫婆婆心急想進內,便阻止道:「且莫忙,待中穢氣出盡後再進去。」小龍女與孫婆婆聽到便知是有理,便沒有動。
我問道:「現在兩位相信在下林成眷的說話吧?」小龍女與孫婆婆二人仍猶疑。
我道:「兩位請看此王重陽留下的武功。」便立即展示了九陰真經的奧妙武功,當然是厲害無比,而且專剋制古墓派武功,不過小龍女看來對於此武功並無興趣。
我問道:「以我林成眷的武功,又對墓內如此悉,若非真如在下所說,那在下是何人?來此有何目的?」孫婆婆問道:「我間中會到江湖打探消息,以林公子如此武功,為何好像從未有聞?」我笑道:「這可能是我們林家的人向來也習慣低調,我表姑母便是如此,而且再看我的林家武功。」我純
地施展各式古墓派武功。
之後我道:「我這家傳的林家武功,是由自少練起,若無廿年以上的修苦練,試問如何能有此造詣?除了我們林家和古墓派,試問還有那裡可教出一個如此的我?」小龍女聽後好像已不太懷疑。
我道:「請龍姑娘與我到表姑母的畫像前弔祭,在下有些表姑母的私事,想告知龍姑娘一人。」小龍女想了一想,道:「好。」孫婆婆道:「那我在此等穢氣盡出再進石室察看吧。」來到放畫像的室內,西壁畫中是兩個姑娘,一個二十五六歲,正在對鏡梳裝,另一個是十四五歲的丫鬟,手捧面盆,在旁侍候;畫中鏡裡映出那年長女郎容貌極美,秀眉入鬢,眼角之間卻隱隱帶著一層殺氣,我知便是林朝英與小龍女的師傅。
我向林朝英的畫像,表面恭敬地下跪叩拜,七情上面地道:「表姑母,請恕成眷這么遲才來拜祭,成眷的家父是表姑母的堂弟林過雨,當年林家慘被金兵消毀,家父死裡逃生後與表姑母失去聯絡,後來生下了成眷,希望表姑母在天之靈,必定要保佑成眷完成表姑母的遺願。」相信小龍女已再無懷疑,之後我又向那丫鬟之圖像又恭敬下跪叩拜,小龍女本來沒有絲毫變化的面容,也出一絲喜悅之
,那當然是喜歡我尊敬她的師傅,因為我的身份是林朝英的親戚,小龍女的師傅對我來說,只是一個下人身份。
而王重陽的畫像在旁,我問小龍女道:「龍姑娘可清楚,我表姑母與王重陽的關係?」小龍女回答:「詳細我也不太清楚,只聽師父與孫婆婆說,天下男子就沒一個好人。」我道:「此事當中非常複雜,在重陽觀的後山上,有一大石,當中有我表姑母用手指在石上刻字,此事關係到此古墓的誰屬問題,不如我們一同去看,路上我再告知詳情如何?」小龍女想了想,便道:「在終南山上便無問題,好。」於是我帶小龍女來到墓外,此時剛過了下午又未到黃昏,沿途風光明媚如畫,有小龍女如此一般的仙女在旁,途上更是舒暢無限,在黑暗的古墓以外,有太陽光照之下再看,小龍女清秀脫俗可人,一頭及的烏絲,輕軟光潤,行路時隨風輕飄,更是美豔不可方物。
路上我與小龍女細說:王重陽與林朝英均是武學奇才,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王重陽先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林朝英前來相,柔情高義,
人實深。
我在林朝英如何愛慕王重陽一事,更是加油添醋,如何徹夜難眠,心緒凌亂,而那種苦苦思念之情,是叫人如何神傷魂斷?卻又是要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本來對任何事物不興趣的小龍女,對於祖師婆婆之事卻是非常認真地細聽,而聽到我形容愛慕的
覺,平靜的心湖開始冒起一個漣漪。
我見小龍女好像想問為何我知得如此清楚但又不敢問,我便說是在林家慘劇前表姑母對我孃親說的。
此時我與小龍女二人來到山峰絕頂,在一塊大石之後,刻得了一首詩,詩云:〝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遊,功成拂衣去。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於今終南下,殿閣凌煙霧.〞小龍女可能認得字跡確是其祖師婆婆所刻,便用她那羊脂白玉般的纖細手指,在刻文上慢慢撫摸。
我道:「前八句是說張良曾得一部異書,後來輔佐漢高祖開國為漢興三傑之一,最後功成身退後隱居並出家。後八句是說王重陽少年時習文練武,是一位英雄好漢,因憤恨金兵入侵曾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敵但後來連戰皆敗,憤而出家自稱〝活死人〞,接連幾年不肯出墓門一步;事隔多年,表姑母在墓門外百般辱?,連他七
七夜,引得王重陽出墓,之後二人攜手同闖江湖。」小龍女幽幽地道:「想不到祖師婆婆當年對王重陽如此。」我再道:「其實表姑母對王重陽甚有情意,
待委身相事結為夫婦.當年二人不斷的爭鬧相鬥,也是表姑母故意要和王重陽親近,可惜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爭競便伴隨而生,始終互不相下,最後二人比鬥,說明王重陽若輸,活死人墓就讓給表姑母住,二人在墓中同居廝守,並王重陽要終生聽表姑母吩咐不得相違;否則的話,就須得出家,在這山上建立寺觀相陪十年。」小龍女
到有趣地問:「我知後來是祖師婆婆勝了,但過程又是如何?」我道:「比法是用手指在這塊石上刻字,表姑母用化石丹將石面軟化,而刻上此首詩的前半截八句,可惜的是,王重陽選擇出家做道士,並蓋了重陽宮前身的一座小道觀.」小龍女嘆道:「難怪祖師婆婆會如此恨王重陽,但種種事情又很奇怪。」我道:「其實表姑母一生最想的,便是與王重陽結為夫婦;而在表姑母死後,王重陽
到後悔非常,在墓中曾痛哭了一場,但另一方面又不甘心輸給表姑母,才有石棺之留字;其實王重陽亦是對錶姑母有情,所以之後便來找表姑母的親人,結果找到家父,告知他詳情,又授予武功飞瓜看书最新域名www.feiguaks.com,只是希望林家的後人,能達成一個他與表姑母的遺願。」小龍女關心地問道:「那到底是什么遺願?」我道:「王重陽傳我林家武功,是想林家的後人成為王重陽的傳人,與古墓中表姑母的傳人,能結為夫婦,終成眷屬,以彌補他們二人的終生憾事,而家父改我名為成眷,便是此意,而王重陽要選林家後人,是因為王家無後,全真教的全是道士不能成親,而我們林家有表姑母的血緣,更與古墓中人有親切的特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