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三喜臨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個姐妹同時定親,將來又一起嫁人,雖然說是三喜臨門,可是,作為父母的,卻難免會到一絲落寞。彼時,眾學子學業方結束,留在尼山的仍有不少人,何況,馬家和祝家豪門大戶,前來賀喜的人十分多,而荀巨伯何等風度?儘管荀家家勢比不上馬祝兩家,可是新郎卻不比另外兩個差,前來賀喜的更都是真正的摯親朋。

而馬太守見到祝員外,兩人就開始在邊上敘舊,倒是絲毫沒提起枕霞樓之事。

再加上王世玉的門生遍佈天下,女方的親朋好友也不少。而趙家聞訊而來,雖然受了冷落,可一看雲香是和祝英齊訂婚,而且還是正之禮,竟然腆著臉笑眯眯的,還給祝英齊介紹自家另外一個女兒,不過,這些都是小曲。他們被祝英齊外表溫和,內則無情地說了幾句,就夾著尾巴溜到一邊去了。最讓雲香在乎的,還是趙昔託人從建康送來的全套名人真跡,這倒是花費了一些心思的,而且,也的確是雲香喜歡的,真跡不真跡的倒是不重要,關鍵是有些寫作的資料很難得。

到後來,謝道韞夫婦親自前來,王謝二家的參與,讓定親宴顯得更加聲勢浩大。

謝道韞從前曾經說過“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間乃有王郎!”她是意思是王羲之與她的叔父以及各個兄弟相比還要相差甚遠,可是,如今看他二人琴瑟和鳴,倒是沒看出謝道韞對王凝之有任何不滿。

雲香聽說了謝道韞和王凝之之後,又悄悄對青昭說,王凝之在任會稽太守之時,不信與他共同信仰五斗米教的孫恩會造反,等叛軍軍臨城下,而死於亂軍手中,王凝之死後,謝道韞終身守寡。雲香對歷史的瞭解比青昭多的多,所以,青昭聽完十分驚詫。

雲香就狡黠一笑,說她們來到異世本來就是異數,何不早些提醒王謝二人,早做防備?話雖是如此,可天命註定,豈是人力能改?青昭依舊有些擔心,卻暗暗下決定,私下和謝道韞說一說。

她曾有幸看過別人的定親宴,而且還看到祝英臺用子將梁山伯直接打昏了。所以,當她自己穿上紅的嫁衣,站在馬文才對面的時候,她手中拿著小子,心裡在想,不妨試試看,是不是真的一子就能把人打昏。

三位新娘各有千秋,三位新郎同是光風霽月般的人物,當真是天造地設。

不知多少人慨這王世玉何等好命,生了這麼三個美貌的女兒,又得如此佳婿。

新娘考驗新郎的時候,王蘭以詩詞相會,本就無意為難荀巨伯,何況荀巨伯才華遠在王蘭之上,因而很輕鬆地就過關了。兩人甜一笑,深情對視。底下發出一片唏噓聲,兩人才依依不捨地鬆開握在一起的手。

其實,誰也不知道這兩隻怎麼對聯對著對著就到一塊去了…

輪到青昭和馬文才的時候,馬文才立刻上前要拉她的手,被青昭狠狠一瞪,他摸了摸鼻子,往後面退了一步。師母掩一笑,道:“青兒,你可不許欺負文才。”

所以說,馬文才是什麼時候跑到師母面前裝可憐去的?!馬文才眨巴著鷹眸,對師母道:“文才自幼喪母,往後母親便如文才的親生母親!”馬太守在一邊聽了,手一僵,少許酒水滴出來。而師母很是欣地笑了,直說文才是好孩子…

而且,師母還得意地看了一眼王世玉,眼神的意思說:看吧,我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王世玉無奈地搖頭。看來做女婿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逗丈母孃開心!

青昭的問題卻沒有別的,只一個。

“文才以為班婕妤《怨歌行》何解?”今青昭以此典故來問情,馬文才知她心思幾分玲瓏,認真答道:“班婕妤乃是班況之女,漢成帝時選入宮,初為少使,後來得漢成帝寵幸,封為婕妤,最後被趙飛燕所奪寵。曾著《怨歌行》以扇子到秋冬冷被棄置篋笥中喻人。吾以為情之一物,一生一世一雙人,既已與子成說,自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別人如何,我馬佛念不管,只我馬佛念此生此世,我只有你青昭一人,不納妾,更不會有別的女人。傾我永世,護你一世安樂。”馬文才當著眾人的面這麼說,相當於給了青昭一個承諾。

青昭心中劃過一道道暖,她知道,馬文才說的話做的承諾,從來都會做到。

這不是他的花言巧語。

青昭眼眶一溼…

又聽雲香竊竊私語:“…難怪女人喜歡聽花言巧語。可是,這些話真的是馬文才說的嗎?好玄幻啊…”青昭瞪了她一眼,終於輪到雲香和祝英齊了。青昭隱隱覺得,祝英齊要倒黴了…

“什麼情況一山可容二虎?”

“…一公一母。”

“一頭公牛加上一頭母牛,猜三個字。”

“…兩頭牛。”

雲香說的不過癮,祝英齊出言打斷:“雲兒,除了母老虎和母牛啊,你可不可以說一些別的東西?”汗!

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祝員外倒是慈愛的,直說這丫頭真是有趣。與他家英臺差不多雲雲…

雲香卻不在意,笑問:“好啊,那我問你,我為什麼要嫁給你?”祝英齊也不知是從哪裡知道那些腦筋急轉彎的答案,不過,若說前面的問題是為難祝英齊,那麼現在這個問題,卻是雲香最想問的吧。祝英齊道:“因為我愛你。”

定親宴十分熱鬧,可是王世玉夫婦在定親宴後,暗自嘆息。

“如今看到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歸宿,才覺得你我都老了。”

“怎麼?我怎麼不知道你也會服老啊?正好,我們兩個老頭子老婆子也可以省省心,學淵明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才是人生妙事。”

酒至半酣,忽然傳來朝廷的緊急公文。

朝局動盪,寇四起,這道公文正是給馬文才下的,令他即刻赴任討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