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飛瓜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人可有準備「起簷子」?」羅開皺著眉頭:「什麼「起簷子」?」那媒人揜口呵呵笑道:「所謂「起簷子」便是給轎伕的紅包,習慣是這樣的,轎伕拿了紅包後,自會起轎的了。」羅開忽然想起,前時方晴雲已把婚禮習俗的瑣事,早已與他詳細說了一遍,只是當事項煩瑣細碎,一下子倒不容易記起來,才會一時忘記了,現給那媒人在旁提起,立即醒了過來,連忙在大紅禮服內掏出一迭紅包,分別派與眾轎伕。

笙簫鑼鼓再次響起,一行人了新娘子,沿路重返凌雲閣,來到大門前,便見莊內的丫鬟武師欄在大門前,不許親大隊前進。

這次羅開倒也知道,記得方晴雲曾經說過,這叫做「攔門」,舉凡幫忙婚事的親友,這時都會擁在大門外討取紅包。

瞧來娶個媳婦,要花的紅包確實不少呢!

(手'機'看'小'書;www.feiguaks.com)四位新娘子在媒人攙扶下,一一下了轎子,但還是不能立即進門。

只見大門之前,站著一個身穿法衣的人,此人稱為「陰陽人」,在他手中拿著一個藤鬥,鬥內盛著穀米、豆子、銅錢、果子等物,口裡唸唸有詞,隨手把鬥中各物品向大門撒去,名為「撤谷豆」。

「撤谷豆」這個習俗起於漢代,人們認為新人進門,必有三煞擋拒新娘,三煞是指青羊、烏雞、青牛等三神,若冒犯了三煞神,將會有損男家長輩,也會絕了後代;但撒過谷豆,三煞便會避開,新人就可入門。入門之前,還要把預早放在門限的草捆踢開,這才能進門。

由花轎至大門口,地上長長的鋪著一行氈席,四位新娘不能踏在地上走路,只能走在氈席上。在白居易「深娶婦家」一詩中,便有:「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的句子。

接著一人手捧銅鏡,在眾新娘前背門倒行,引領著新娘入門,眾人跨過鞍、草、秤三樣東西,新娘終於進入了男家。

常言道:「好事多磨」,當真半點不假!婚禮中的習俗瑣事,委實不少呢!

四位新娘子由媒人引路進入新房,便見一張足可臥上數人的大榻,端端正正的放在內室靠牆處,光看這張大的模樣,便知是專為四位新娘而設,好方便四人能同時侍候丈夫。

四位新娘一字排開,坐在沿,這名為「坐富貴」,等待著吉時來臨。

為方便新郎新娘行禮,大婚禮堂便移至凌雲閣前的花廳。

此時,羅開身穿大紅禮服,頭戴花球帽子,在凌雲閣花廳的椅子坐著,這稱為「高坐」。

吉時已屆,媒人先敬羅開一杯酒,請他下座。並引著他進內間,邀請新娘出花廳行禮,而一大夥喜歡看熱鬧的人,緊隨羅開身後,一同來到新房。

來到新房門口,門額上見有一段紅彩布,彩佈下端,給碎裂成一條條小片條,橫掛在新房門樑上。

當羅開進入新房後,看熱鬧的人紛紛上前爭搶彩布的碎條,這習俗叫作「利市繳門紅」,為求討個吉利、沾點喜氣。

羅開父母因早已去世,只好請田璜作男家主婚人,而女家主婚,自是由怪婆婆、白瑞雪、晴雲秋月夫婦擔任。

新郎請出四位新娘,手執四條大紅彩布,中間均結有一個同心大結,這為之「牽巾」,羅開與四位新娘各執一端,雙方朝主婚人參拜,再拜天地,跟著夫拜。禮成之後,新郎新娘再行回到新房,媒人把銅錢、彩紙、果子等散擲在榻上,名為「撒帳」。

撒帳之後,便是新郎新娘合髻,喝過杯酒,婚禮至此,已算是完成。

凌雲莊內外筵開百多席,當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莊內的丫鬟武師,川不息的上菜遞酒,忙得不可開

羅開身穿禮服,由上官柳、唐貴等人陪同下,不停往來敬酒。眾群雄大多是豪放之士,幾杯黃湯下肚,不免找著新郎耍鬧,幸好羅開功力深厚,喝酒猶如喝水似的,況且在他身旁,還有上官柳等人幫忙,更不怕給人灌醉。

酒宴直到亥時方告完結,部分賓客已陸續離去。羅開折騰了一,終於能放鬆一口氣,到得曲終人散,羅開才回到新房,眾媒人看見新郎走進房來,旋即一迭連聲向他恭喜,眾媒人取過紅包後,便一一退出新房。

待得媒人走後,羅開來到眾女跟前,盤手望著她們微微淺笑,看見四人臉罩紅彩巾,螓首低垂,一排端坐在榻沿,一時之間,實難認出誰人打誰人,笑道:「妳們四人衣著一式一樣,倒也難認得緊,待我先猜猜看。」說話間走到最左邊一人,凝神向她看了一會,四人因為坐著,確難分出身材高矮,只好憑著她們的身材瞎猜,想了片刻,開口說道:「瞧妳手指尖尖,必定是婉婷妹?」隨手把她臉巾掀起,立見一張嬌美可人,似笑非笑的俏臉望向他,正是白婉婷。

羅開笑道:「為夫的眼光還不錯吧!」白婉婷微笑道:「人家和你相處這麼久,要是你猜不中,證明你沒把人家放在心上,打後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