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楊廷和的堅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整整一天的時間,蘇木才寫好了一篇章,第二題雖然打完草稿,卻覺異常的糾結,總
覺什麼地方不對,他突然有些頹喪起來:我前世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教書先生,芸芸眾生,普通人一個。到了古代,沒有金手指,也是一個常人,又拿什麼跟這個時代的
英比?
可是,這試考還是要繼續下去啊!
又看了半天稿子,想修改,偏偏又無從下筆。
蘇木心惱了,魯地罵了一聲:算球,管他孃的,失敗就失敗吧!
然後撒氣式地啃了一塊餅子,躺到上。
累了一天,立即就睡了過去。
****************************
這個時候,至公堂,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滿眼噴火地看著楊廷和,看他的架勢,如果楊大人不給個滿意的答覆,他就不回罷休。
另外一個副主考膽子小,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袖子。
叫道華的那個考官一揮袖子:“你扯我做什麼,君子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楊大人,我希望你也是如此。”楊廷和沒想到此人如此強項,他乃是翰林侍講學士,未來的帝師。
將來未必沒有入閣的可能,就算是稱一聲儲相也不為過。
雖然他現在的品級不高,可封疆大吏看到他,依舊是客客氣氣的。
他對這個考官的氣節倒有些佩服,知道此人是個君子。
不過,這事涉及到太子,甚至還有可能牽扯上皇帝,自然不好對人明言。
就回答道:“這份卷子的七篇章,本官已經仔細讀過了,格式都對,大義也說得分明。”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又問:“可是詞句上略顯糙,甚至詞不達意?”楊廷和摸著鬍鬚,淡淡道:“語句優美雋永,很是
妙。”他雖然面無表情,但回答得卻非常坦然。
“好,好,好!”那個叫道華的考官被楊廷和的話氣得笑起來,一連說了三聲好:“既然大義和格式上沒問題,字句也好得極處。這樣的卷子即便不能北定為頭名,一個舉人功名總歸是能到手的。怎麼楊大人反要將其刷下去,下官心不明,還請大人解惑。”
“不用了吧。”楊廷和神情更是恬淡,甚至帶著不屑的表情。
那個叫道華的聲音大起來:“楊大人,同問本期北直隸的主考,下官可有權力過問此事?”
“你沒權力。”楊廷和現在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翰林院學士,可成在天子身邊參贊政務,手握機要,已經初具後來身為內閣首輔天下一人的氣勢,這一句話回答得充滿了威嚴。
說完,就閉上嘴,將身體靠在椅悲上。
抿起嘴角,一張國字臉在燈光搖曳顯得稜角分明,又剛毅堅定。
“你!”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被楊廷和刺得滿面通紅,就要發作。
另外一個副主考見勢不妙,忙一把拉住他:“道華,道華,楊主考既然這麼做肯定有他的理由。”說完,就低聲下氣地問楊廷和:“楊主考,是不是有什麼理由?”
“沒有任何理由,只是不喜歡這份卷子罷了。”楊廷和一揮手,“此卷一味在玩辭藻筆,亂花
眼,不是正道。君子當訥言謹行,章當以氣為先,字句達意即可,此人卻有賣
嫌疑。”說著話,他就將眼睛眯了起來。
“牽強,牽強!”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冷笑:“照楊大人這麼說,字好反倒是錯了?”楊廷和依舊閉著眼睛:“掄才大典,首重要在德。若是單就字好壞來取士,當初李白早就應該身居宰相之位了。唐宋時的科舉,以詩取士,可字好的,未必就有治國之才。所以,我大明這才以聖人之言朱子批註八股章為準,取的就是考生對聖人大義的掌握程度。否則,依你說來,筆好就應該,這科舉也不用舉行了。只需每年辦幾場詩會,詩寫得好就有官做。
“他說得不緩不急,口氣竟帶著一絲教訓的味道。
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終於爆發出來:“楊廷和,我也不知道你怎麼就看不上這份卷子。如此才華橫溢的卷子,就因為你莫須有的理由名落孫山,以至使其十年寒窗毀於一旦,荒謬,荒謬。我定會上奏朝廷,彈劾於你!”楊廷和慢慢睜開眼睛:“可以,這也是你的職責所在,但這份卷子卻不能取,就這樣吧!”
“你…”那個叫道華的副主考“你”了半天,一拂袖:“我去寫摺子,當將今情形據實上報朝廷。”他也知道這份彈劾摺子多半不會有任何用處,倒不是因為楊廷和身份尊貴,而是人家作為一個主考宗師,若是取一份有問題的卷子,或許別人還有話說。可他要刷一個人下去,卻是他的權力,有的是理由,即便是“不合口味”這一條。
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這就是科場的規矩,規矩就是用來遵守的。
大如山。
看到那個叫道華的考官的背影,另外一個副主考有些發矇,連聲喊:“道華,道華,你怎麼就走了呢,有話好好說嘛!”那個叫道華的考官遠遠地應了一聲:“道不同,不相為謀!”正副主考鬧成這樣,其他同考官和衙役、書辦們都看得戰戰兢兢,面蒼白。國朝以來的鄉試考場上,正副主考水火不相容這還是頭一糟。他們演了這一出,接下來的卷子該怎麼判啊?
副考官正要追過去將道華拉回來,他年紀大,人又懦弱,自然就是個和氣的人,不願意看到這一幕。
楊廷和哼了一聲:“由他去。”
“楊主考。”
“我說了,由他去。”楊廷和站起身來:“你我將名次排了吧,早早將草元定下來。一一夜沒睡,早完早好。”
“是…主考。”很快,在楊廷和的主持下,被初步錄取的兩百份卷子被篩選出來。
至於草元則落到一份筆厚重樸素的卷子上。
其實,不但這份草元卷,另外一百九十多張卷子也是同樣的風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次北直隸鄉試的取士風格顯得非常保守,又暮氣沉沉。
完這一切,已經是半夜。
副主考只覺得腿痠腳軟,不住地用手拍打著自己的。
再看那楊廷和,依舊是滿面神,正站在長案前,用左手提著袖子,右手筆下龍飛鳳舞,正一一將草擬出來的名單填在一張公上。
這上面被錄取的士子如果不出後面的兩場的考卷不出大的問題,應該就是鐵定舉人了。
只不過,到現在位置,無論是楊廷和還是副主考都不知道自己錄取的究竟是誰,這兩百名幸運兒究竟姓甚名誰。
到現在為止,楊廷和記錄的也不過是“天一”、“第二”等考卷編號,稱之為籤號。
按照考場的制度,得將最後兩場的卷子審出來,最後定案之後,才在專門的監考、彌封等外簾官在場的情況下啟封。然後核對籤號,籤號考舍好相符,試卷才有效。最後一步,將式考生的名字最後填到榜上去。
看到楊廷和如此幹,副主考有意緩和一下剛才已經
得很緊張的氣氛。
笑道:“楊主考今年四十出頭了吧?”楊廷和:“四十有二。”副主考:“下官歲齒三十有七,可熬了這兩天一夜,卻覺得一身就如同散了架子。哪比得上楊主考,依舊是滿面紅光。”楊廷和:“也沒什麼,練出來的。”副主考卻是奇怪:“練出來的?”楊廷和:“在下常隨侍在陛下身邊,當今聖上又是天下一等一勤政之人,大臣們遞上去的摺子,每一件都要親自過目,司禮監形同虛設。上完早朝就要在御書房批閱,從早晨到半夜,每
安歇的時間加起來不過兩個時辰。我在陛下身邊兩年,早已經習慣了。”副主考一呆:當今天子乃是勤政的堯舜之君自是不假,這楊大人前途一片遠大,平
間看起來也是威風八面,卻不想公務如此勞累。每天只睡兩個時辰,這
子想想都覺得可怕。可見,天將降大任於人,必先勞其筋骨,所言非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