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盲目增加孩子的作業和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麼,當孩子的成績不盡如人意時,想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父母又該怎麼做呢?
要幫孩子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很用功但成績不好的孩子,一般是因為學習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必要時還可以向老師諮詢,找到改進學習方法的最佳途徑。
多方徵求意見再請家教即使想給孩子請家教,在請家教前應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多徵求老師的意見,據實際情況確定孩子是否需要請家教,請家教來做什麼。要注意孩子在家和在校學習應辯證統一,起到互補作用。
挑選適合孩子的家教據孩子學習狀況和年齡、
格特點,為孩子挑選家教,最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家教。大學生家教跟孩子年齡更接近,容易和孩子溝通,授課價格也稍微低一些,但教學大多不夠系統,不
悉教學規律;經驗豐富的在校老師往往教學更有針對
,不過在價格和跟孩子溝通上不一定有優勢。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父母應該挑選能跟孩子進行很好溝通的有經驗的家教,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其實,父母大可不必為孩子盲目增加作業和請家教。因為,學校和老師一般會據學習內容、試考重點,為孩子合理安排複習、練習、模擬測驗等必要的學習環節。父母不必再為孩子大量地購買教參、習題,沒有特殊的原因也不必為孩子請家教,否則反而會增加孩子的負擔。
多與孩子溝通,鼓勵、信任孩子孩子自己也會因為怕成績不好、試考失常等,到
神緊張、壓力加大。所以,更需要父母能夠以平和、冷靜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多鼓勵和多表揚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聰明和良好表現都是知道的。同時,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父母很信任他,相信他能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使孩子能夠輕鬆、平和地面對大考。因為,對孩子來講,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比什麼都重要。
誠然,對一些薄弱學科適當補缺補差是可以的,但如果長時間地請家教,只會導致孩子的依賴心理,上課不認真聽講了,心想反正有家教輔導,以致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俗話說:"速則不達。"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味地強化、灌輸只會使學生被動地接受,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如果沒有這種一致
,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的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總之,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相協調,若脫離學校教育另搞一套,就會造成極大的
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