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東風吹雪滿征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些武林豪傑知道他是楊逸之的父親,對他的命令不敢不聽從。倒也頗有秩序。楊繼盛從十幾歲就開始統兵,對於兵馬之道有很深的研究。只不過半個時辰,他就摸清楚了這些江湖豪客的脾,按照門派將他們分為六個營。少林、武當、峨眉、崆峒、鐵劍各為一個營,其餘的門派人數較少,合併為一個營。以五派掌門及另一營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成為營長,統率各營。當然不能寄望這些武林豪客遵守軍法,但他們卻聽慣了掌門的命令,是以這種安排一出,兩千豪客立即就變得規矩有法起來。
這些武林豪客都身具武功,有些功力相當深厚。單兵作戰能力極強,但往往是單打獨鬥雖厲害,但群體配合作戰的能力極差。
楊繼盛與幾位掌門研究,最後找到了一個方法。
少林有十八羅漢陣,武當有真武劍陣。這些陣法都是歷代高手的心血所凝,講究的正是群體作戰能力。比如少林羅漢陣,由十八個功力相若的人組成,就算是武功高他們十倍的人,或是數量超過他們十倍的人,也未必能過得去。而且陣法將十八個人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互相照應,在群鬥之中大大減少了傷亡的幾率。
幾位掌門也都是識大體之人,當此關頭,顧不得洩本派機密。於是少林、武當兩派將十八羅漢陣、真武劍陣的陣圖拿出來,供大家共同參詳。其餘門派的人又驚又喜,知道這兩種陣法都是武林秘梓,修成之後,相當於武功陡增一倍有餘。於是都格外認真地學習。由各派掌門共同甄選,按照武功、經驗、年齡、體質的差別,共同組成了上羅漢十一座,中羅漢二十五座,下羅漢五十三座。每座羅漢陣十八人,上羅漢陣的組陣之人都是武林高手,一座羅漢陣足以抵擋千人。中羅漢陣的武功稍微差一些,也能抵擋幾百人。下羅漢陣武功最低,但羅漢陣一結,擋百餘人綽綽有餘。另組成了上真武十七座,中真武三十二座,下真武七十二座。每座真武劍陣七人,組成人員跟威力與羅漢陣差相彷彿。
兩百一十座陣法一結成,散亂無章的武林俠士們立即變得井井有條。當下大家分開訓練,上陣一起,中陣一起,下陣一起。羅漢陣一起,真武劍陣一起。每個陣法的成員都已固定,每個人都專心修煉自己的方位。但又有靈活之處,只要湊夠了方位,立時就能組成一個陣法。
楊繼盛嘆了口氣,看著一下子熱鬧起來的兵營,忽然到了一絲滿足。
在京城做兵部尚書這麼多年,許久沒有勞軍務,現在竟然有點疲憊的
覺。但他的心中卻極為喜悅,這些草莽之徒,將會在這片海域上,建造不朽的功業。
只是,他已經老了,不知有沒有命看到那一刻。
一條白的方巾遞到了他面前,他抬頭,楊逸之的目光似乎不敢跟他接觸,挪了開去。楊繼盛的目光顫抖了一下,無言地接過了方巾。
他也不由得盯著這些正戮力訓練的草莽之徒。黃衣使者的話,如沉雷一般在他耳邊炸響。
“慶功宴上,這些武林人士,也就不用回去了。”與此相伴的,是楊逸之沉痛的話語:“爹爹,我將為你封侯。”楊繼盛的身子不由得震了震。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真的,是他希望的嗎?
草莽豪傑們的練兵聲如海般拍打著兵營,不管怎樣,從明天開始,他們的熱血即將灑滿這片海域。
染紅的,將是什麼?
練兵僅僅數,即有很大的成效。
楊繼盛老懷彌暢,整天忙碌著,楊逸之反倒有些幫不上忙的覺。
暴風雨來臨前,墨雲從四面八方飛馳而來,緊緊壓著這座軍營,像是預示著災變即將發生。
江湖豪客們跟士兵暫停了練兵,躲入匆忙搭建起來的營帳們,等待著暴風雨的結束。
在這等天地之威面前,人力顯得那麼蒼白。
營帳都很簡陋,僅僅能夠遮蔽風雨。風雨若是稍微大一些,只怕就能將它撕成碎片。一群劍客躲在營帳中,興奮地談論著真武劍陣的變化,連天上的風雨都顧不得了。
他們是鐵劍門的弟子,武功不是很高,被分在中真武陣中。能夠參與到抗擊倭寇的大計,又學會了聞名已久的武林秘學真武劍陣,讓他們到極為興奮。恨不得倭寇馬上來,好試驗一下剛學成的劍陣。
門簾一挑,一條人影閃了進來。
黃衣使者帶著一絲詭秘的笑容,出現在大帳正中間。鐵劍門的弟子們不知道他有什麼來意,都住了嘴,微帶敵意地打量著他。
這使者身上的一襲黃袍,趾高氣揚,顯然地位尊崇;臉微微泛黃,表情僵硬,透著皮笑
不笑的神
;一雙手卻極為白皙,一看就從未
勞過。這些,都讓他們
到格格不入。在他們心中,這個黃衣使者就像是朝廷的象徵,誰都不願意親近。
黃衣使者似乎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矜然一笑,忽然有些神秘地道:“想不想知道我帶來了些什麼?”鐵劍門弟子面面相覷。誰關心他帶什麼?
黃衣使者招著手:“跟我來。”他率先走出了營帳。鐵劍門弟子們用詢問的目光互相看了看,勉強地跟他走了出去。天地昏黑,風緊得像是要窒息一般。雖然正午剛過,天已經被濃雲壓得一片漆黑。走出營帳,黃衣使者的身影幾乎就要消失在茫茫的海霧中。鐵劍門的弟子們不敢怠慢,跟在他身後。
一直走出了軍營好遠,黃衣使者倏然停住。
身旁,是一堆厚實的東西,被草墊蓋住了,看不清楚是些什麼。黃衣使者的笑更加神秘:“想不想知道它們是什麼?”他突然抬手,將草墊扯開。
鐵劍門弟子們目瞪口呆。
那是一尊尊嶄新的大炮。
火藥跟炮彈整齊地碼在一起,裝填在運輸大炮的車身上。有些識貨的人認出來,這些大炮正是當世最犀利的火器——紅衣大炮。這種炮連城牆都可以轟開,威力無邊。只是每尊重達數百斤,雖然有炮車輔助,也並不容易運輸。
但,沒有任何人敢懷疑它們的威力,往往幾十門炮就能改變一場戰爭的走向。
鐵劍門弟子中不乏見多識廣之輩,突然見到這十二門紅衣大炮整齊地排在這裡,不由得微微變。
這些大炮堪稱是稀世之珍,一門就已珍貴無比,何況十二門?
十二門就相當於千軍萬馬!
黃衣使者的笑不再神秘,他的用意任何人都能看的出來了:“若是拿這些大炮去轟倭寇,你說會怎麼樣?”鐵劍門弟子不由得怦然心動!
那簡直就是屠殺。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大炮有著惡魔一般的力量。
黃衣使者:“想不想搶在別人頭裡,建立剿寇第一功?”當然想!但鐵劍門的弟子不愧是名門正派,猶豫道:“是不是該先通知楊盟主?”黃衣使者笑道:“不必。現在暴風雨即將來臨,倭寇必然料不到我們居然敢出兵。若是要通知楊盟主,一是延誤了戰機,暴風雨一來,可就無法出海了。二是安知楊盟主身邊沒有倭寇的探子?若是消息被倭寇知曉了,有了防備,就達不到奇襲的效果了。”鐵劍門弟子還是有些疑慮:“可是…”黃衣使者:“別怕,有我呢!”這一句打消了大家的顧慮。有這些大炮為助,倭寇不過是炮灰而已!這簡直是送到手邊的功勞,憑什麼不要?不要何必來海邊受這個苦!
當下在黃衣使者的指揮下,一百來個鐵劍門的弟子將炮車推起,悄悄地來到了海邊。一到海邊,他們更放了心。在巨大的礁石中間,停泊著一艘巨大的船。這艘船全是用大的樹木混同
鋼做的架子,連上帶下都罩住了,就如一隻巨大的鰲魚一般。不但擋住了風雨,連敵人的攻擊也一併擋住。從鰲魚的肚子裡伸出兩排五十六隻槳,槳上面是二十四個圓
,每個
恰好伸出一隻炮筒。
這艘船,簡直就是為紅衣大炮量身定做的。鐵劍門弟子們按捺住心裡的歡喜,將十二支紅衣大炮運上了船,一齊划動船槳,在暴風雨來臨前的悶海風裡,向海上駛去。
黃衣使者很有信心地道:“我知道倭寇的一處據點,你們跟我來,我們轟它個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