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北大不是混日子的地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新晚會結束,標誌著肖飛正式的燕園生活拉開了大幕。
肖飛了解了一下大一第一個學期的課程以及歷史系本科四年的學業任務,瞭解之後,他當時便大吃了一驚。
早知北大不是混子的地方,他卻沒想到,課程竟然如此繁重。
從80年代開始,北大就已開始採用學分制,修夠了一定學分,那就可以向學校申請畢業。想要從北大歷史系畢業,就需要在四年的時間裡至少修夠130個學分。
130個學分,看起來好似也不算太多的樣子。
可是,您知道嗎?在北大,學分最多的課程才不過4、5個學分罷了,絕大多數的課程都只有可憐巴巴的2個學分。
要想每年拿到30個以上的學分,順利從學校畢業,那就每個學年至少要學習十二門以上的課程,還要保證成績至少在合格。
這可不是件容易達到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再來看看他們學的都是些什麼課程。
歷史系的專業課程就不說了,但當您看到備選課程裡出現拉丁文基礎、現代希臘語入門、古代希臘語、意大利語等等這些外文課程時,您會否大吃一驚?
學個歷史專業,竟然要學這麼多外語語種嗎?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這是做研究所需要的。
難的也不止是多個外語語種的學習,還有甲骨文等諸多難度很大的古文字的學習。
總之。每一門的課程其深度、難度都不是一般的大啊!
即便是學霸級的人物,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修夠學分,拿到畢業證的。
瞭解過這一情況之後。肖飛不淡定了。
他當即便去系圖書館將大一第一個學期可選的課程全都翻看了一遍。
他發現,自己重生之後逆天級的記憶能力給了他極大的幫助,這些課程他翻看幾遍之後便能牢牢記住。
而做這件事,他只是每天花費了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總共連續去了一週多的圖書館而已。
就在他跑圖書館的時間,他發現,幾乎所有新生在課程還沒正式開始前都很自覺地每天都去圖書館學習。
名校的學風。就是好呀!
嗯!他翻看完所有自己選擇的課程,這才稍稍放了心。他想,這樣把各科的知識記在腦子裡後。就能時時反芻一下,增進了解,到時候再結合老師的講課筆記深入學習一下,混個試考及格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再勤奮一點。爭個學習遊戲年級第一。也不是不可能。
肖飛第一個學期足足選了30個學分的課程。他是什麼課程學分多就選什麼課程。
他並不打算在歷史這方面浸太深。
他只是想拿一張北大的畢業證和學位證,讓自己此生無憾罷了。
所以,他是想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四年的學分給全修完了。早早將自己從學校這裡解放出來。
肖飛也知道,自己的事情太多,有太多的問題需要他親自打理,他是不可能每天老老實實待在學校上課的。
怎樣讓自己能稍稍自由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