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肝素?”羅奇爾叫道,神情緊張。

“那不是…”教皇內侍臉煞白。

“教皇的藥。”維多利亞嚇了一跳。

“教皇在使用肝素?”

“他患有血栓靜脈炎,”教皇內侍解釋說“需要每天注一次肝素。”羅奇爾目瞪口呆。

“但是肝素不是毒藥呀。為什麼光照派說…”

“如果劑量不對,使用肝素是有危險的。”維多利亞解釋“它是一種強效抗凝血劑。過量使用會導致全身大出血與腦出血。”教皇內侍此刻看上去深不安。

“先生,”奧利韋蒂接著說“這顯然是光照派譁眾取寵的伎倆。別人是不可能去給教皇下過量的藥的,沒有人有這個機會。就算我們中了他們的招,試圖反駁他們的話,我們又能做什麼呢?天主教會是明令止驗屍的。即使我們驗了屍,我們也查不出什麼來。我們只能在屍體中發現他常注的微量肝素。”

“的確”教皇內侍的語氣陡然嚴肅起來“但是還有些事讓我疑惑,外界的人過去並不知道教皇在使用這種‮物藥‬。”

“如果教皇服用了過量的肝素,”維多利亞說“他的屍體上會有一些跡象。”奧利韋蒂轉過頭看著她。

“維特勒女士,天主教止對教皇進行驗屍。我們不會僅僅因為一個敵人發表了一個可笑的聲明,就要剖開教皇的屍體,這是對教皇的褻瀆!”維多利亞到一陣羞愧“我絕不是建議去挖教皇的墳墓…”她猶豫了一下。羅伯特告訴她的關於齊吉的事如幽靈般閃過她的腦海。他曾提到過教皇們的石棺都是放在地上的,而且永遠不會用水泥封死。因為早在法老的時代,人們就認為如果將棺材封死掩埋,死者的靈魂就會被困在棺材裡。然而那些棺蓋經常重達數百磅,棺材在重壓之下會深陷土中。她突然意識到,從技術上來講,或許——“會產生什麼跡象?”教皇內侍突然問道。

維多利亞嚇得心怦怦直跳:“服用過量會導致口腔粘膜出血,血凝固,致使口腔內部變黑。”教皇內侍沒有說話,只是轉過身去盯著窗外。

羅奇爾說話也沒那麼樂觀了。

“先生,如果下毒一說屬實的話,如果教皇就是被毒死的,那麼這件事對反物質的搜查會有極大的影響。謀殺的謠言本身就說明敵人在梵蒂岡潛伏得比我們所預想的還要深。搜查公共場所也許遠遠不夠。如果我們內部與光照派有那麼深的瓜葛,我們可能不能及時找到儲存器。”奧利韋蒂冷冷地瞥了上尉一眼,說道:“上尉,讓我來告訴你接下來要怎麼做。”

“不,”教皇內侍突然轉身喝道“還是我來告訴你接下來怎麼做吧。”他緊盯著奧利韋蒂“這件事牽涉到的問題太多了。二十分鐘之內,我會決定要不要取消秘密會議及疏散梵蒂岡城內的人,我的決定不可更改。明白了嗎?羅奇爾上尉,你必須完成對公共場所的搜查,搜查完畢直接向我彙報。”羅奇爾不安地瞟了奧利韋蒂一眼,點了點頭。

教皇內侍挑了兩名侍衛兵出來。

“我要見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格利克先生,馬上帶他來這個辦公室。如果光照派已經跟他溝通過,沒準他能幫我們,快去。”話音未落,教皇內侍就大步向門口走去,他做了一個新的決定。走出去時,他指著三個侍衛兵道:“你們跟我來,快。”侍衛兵們緊隨其後。

走到門口,他停了下來,轉身對維多利亞說:“維特勒女士,請你也跟我來。”檔案室裡的深燈發出了熱光。這個檔案室比蘭登之前去過的那個可小多了。空氣更稀薄。時間更緊迫。他真該叫奧利韋蒂把換氣扇打開。

蘭登迅速找到了藝術品資產目錄的所在區域。這個部分是不可能漏掉的。此類書幾乎佔了整整八個書架。天主教會藏有數百萬件世界各地的藝術品。

蘭登掃視層層書架,夾在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中間,蘭登發現了標有貝爾尼尼的書目,厚度不下五英寸。

蘭登氣吁吁地扛著這個大部頭小心翼翼地爬下了梯子。然後像個看漫畫書的孩子一樣伸展四肢趴在地板上,翻開了封面。

這本布包邊兒的書非常結實,用意大利語手寫而成。每一頁都是一件作品的簡介,包括一個簡短的描述,創作時間,地點,材料費用,有些還包括作品的草圖。蘭登迅速翻了一下…一共八百多頁。貝爾尼尼可真是個忙人啊。

“索引。”他大聲說,努力消除腦子裡的那團亂麻。他翻到書的背面,想看看字母f下面是不是包含“火”這個詞,但以字母f開頭的單詞並沒有排在一起。蘭登忍不住小聲咒罵了一句,這些人他媽的怎麼不按字母排序?

他再次翻回索引,掃視著尋找他所知道的作品名字,有些很悉的作品並沒有在這本書裡看到。蘭登此時意識到這麼找下去到死也找不完,所以他明知不對,還是決定把這本書帶出檔案室。

他急匆匆地拎起那本書,正在這時,他看到了什麼,停了下來。儘管索引裡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註釋,他看到的那個卻顯得十分古怪。

那是一篇關於貝爾尼尼的著名雕塑《聖特雷薩的沉》的評述。它指出這尊雕塑剛完成,就從梵蒂岡原來的位置移走了。這注釋本身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已經很悉這件作品的傳奇經歷了。儘管有些人認為這是一部傑作,教皇烏爾班八世卻認為它帶有骨的彩而將之拒之門外,驅逐到鎮外的小禮拜堂去了。引起蘭登注意的是這部作品已經安放在他那張名單上的五個教堂中的一個。更重要的是,註釋說這是遵照藝術家的意願搬去的。

藝術家的意願?蘭登到一陣惑。貝爾尼尼沒有理由把他的舉世傑作搬到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啊。所有的藝術家都希望他們的作品擺在顯眼的地方,而不是某個偏僻——蘭登沉片刻。除非…

蘭登急忙翻到作品描述,一看到圖,他頓時看到了一絲出乎意料的希望,在圖裡聖特雷薩看上去的確沉浸在的興奮中,但是剛才蘭登忘記了雕塑裡還有一個人。

一個天使。

他突然回想起那個骯髒的傳說…

聖特雷薩是個修女,在她聲稱一位天使到她夢中造訪之後就被封為聖徒了。評論家後來認為在那次相會中的因素可能遠勝過靈的因素。在書的底部,有一段潦草的字跡,蘭登馬上認出了這極為悉的引文。聖特雷薩的原話不容半點置疑。…他的金長矛…燃著熊熊烈火…一次又一次地入我的體內…穿透了我的五臟六腑…如此的甜美與奇妙,誰也不希望它停下來。蘭登又掃了一眼圖,這次他心服口服了。天使那帶著烈火的長矛像一座高高聳立的燈塔,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在那崇高的歷險途中,讓天使來為你指南。就連貝爾尼尼挑選的天使也帶有特殊意義。那是撒拉弗。而撒拉弗字面的意思就是“熾熱的人”羅伯特。蘭登並不是一個行過堅信禮的人,但當他讀到現在那尊雕塑所處的教堂的名字時,他料定他也許最終會成為一個信徒。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