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紀念座談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餘:好的、呃…今年二月十四又收到大家誠心準備的禮物,
不盡。
終:但去年暫時沒回信,只向神戶大地震的災戶捐贈了微簿的款項。
餘:所以今年準備開始回覆各位讀者的來信,不過仍然是按照往例由衷祝福各位今年平安快樂。
終:雖然今年尚未出現住址不詳的例子,但是為了預防萬一…
餘:在此通知大家,凡是讀過本文卻尚未收到回信的讀者,請寫明信片到講談社轉給田中芳樹,報告完畢。
續:好的,辛苦了。老實說自從第九集出書之後到現在,倒是發生了不少狀況。
始:本篇裡戲份一向不少的首相,這次卻沒有出場。
續:反而是前首相相當活躍。
餘:作者對大藏省很不滿,為援助住專而動用人民稅金的問題後來如何了?
始:這個嘛,已經有數名風評惡劣的債主遭到逮捕,但他們只是被利用來矇騙人民的代罪羔羊罷了。
續:完全沒有追究大藏省官僚和那群前任官僚空降部隊的責任。
始:官僚是絕對不負責任的,因為只要一開先例就會成為慣例,負責任的官員反而成了官僚機構的背叛者。
續:還有痴人說夢話:“只要不追究責任,大家每人只要負擔五千圓的稅金就夠了。”想必大藏省官僚會高興得吐舌頭吧,我最不明白的是他們居然不能理解責任歸屬問題為什麼會落到自己頭上。
餘:不是還有人主張:本全體在泡沫經濟之中狂舞之後必須深切省思,最後怎樣了?
始:個人的省思並非壞事,但一提到決策,層次就不同了。
續:在大地震中失去住處,卻數年無所事事的大藏官僚,兩者的責任是不可能畫上等號的。
終:所謂“人人有責”等於是“人人無責”從沒聽過這麼不負責任的說法。
續:終你是怎麼了?說得頭頭是道。
始:正如終所說“人人有責”就是最高負責人為了混淆責任歸屬使用的狡辯,真想不到終講話這麼有哲理“人人有責”終:我本來就是個既有良心又充滿理的人,只是老哥你們看不透我的本質罷了,好好反省。
始:是、是,真的要重新評估你了。
終:嗯,坦誠無罪。
餘:終哥哥,你好厲害。
終:哪裡,牛刀小試而已。
續:話先說在前頭,這只是觀點的改變,跟調高零用錢是毫無關聯的。
始:沒錯,思想與政治是兩回事。
餘:終哥哥,你不會是針對這個而來的吧?
終:當…當然不是。
始:有一點對不起各位的是,我目前失業中,如果要維持家計與買書還是得多少賺點錢。
續:大哥,很抱歉家中的扶養人數太多了,算一算總共有七人啊。
餘:不是三個人嗎?
續:有個人可以一次吃掉五人份。我們家雖大卻顯得破舊,飯錢裡修理費就佔了不少。
終:你們是說把家裡的牆壁跟窗戶咬壞的是我嗎?
餘:這樣簡直跟老鼠一樣。
終:好!我也去打工,自己賺自己的生活費。
始:你不上學了嗎?
終:魚與熊掌無法得兼,一個人的能耐是有限的。
續:終,我只想問你打算到哪兒打工?跟食物有關的店面是不會僱用你的。
終:聽說摔角選手贏一場就能拿五百萬,一星期一場,一年就…
餘:五十二星期就有兩億六千萬。
終:是嗎?不錯嘛,可以養三十個我。
始:又在打如意算盤了。
續:終提醒你,其中有兩億會變成稅金,可以用來救濟住專,恭喜你了。
終:唔…雖然是假設的情形,聽了還是讓我火大,換個話題吧。
餘:真想在倫敦多待一些時候,我還沒玩夠呢。
終:好想參加鬼屋之旅。
始:沒辦法,下次再慢慢遊覽吧,誰叫我們這次只待了兩天。
續:作者也出苦笑,沒想到英國篇短短兩天就結束了,這麼一來
本的情形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始:說的也是,有數項陰謀與詭計同時進行當中,到現在都尚未成形,不曉得第十一集以後會怎麼發展?
續:總之我們必須先回東京,啊、對了,關於倫敦大學學生餐廳免費用餐的情況是真的,但作者第一次到英國時是一九九零年,現在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終,你別太依賴那裡,要是本旅客動輒不請自來只會徒增困擾。
終:我才不會,現在既然回到本,我以後又能吃到茉理姊姊做的大餐了。
餘:茉理姊姊這下也跟姊姊重逢了。
終:因此希望各讀者繼續支持續篇!
始:總算回到正題了,很好很好。
(一九九六年四月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