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秋之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重新制作麻沸散需要一次買齊多種材料。”

“你寫在紙上,我們派人去買。”

“很抱歉,這些材料非得經過醫師的篩選才行,反正我對開封很陌生,你們大可派人帶路順便監視我。”於是馮文智被帶往馬行街北區,那裡開了數十家藥鋪(藥局),馮文智與負責監視的人在這些藥鋪裡進進出出,到了第六家,他才總算達到掙脫的機會。

Ⅱ聽完馮文智的說明,青龍王與紅龍王彼此換目光,年輕醫師不瞭解詳細情況,但龍王們卻是再清楚不過。

“唉,真沒想到,開封實在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單單今天一之內,我就嚐到把這輩子的人生歷練加起來都不及這一次恐怖得教人幾乎嚇破膽的經驗。”

“難為你了,來,喝一杯吧。”

“謝謝…啊!真是入口即化的好酒,我打出孃胎以來還是頭一次喝到這麼好喝的酒。”馮文智動莫名,此即天下名酒羔羊酒,而且還是新酒自然風味絕佳。

“仲卿,我想起一件事,古代腓尼基(譯註:phoenicia,黎巴山脈以西,敘利亞地方的地中海沿岸狹長地帶的古代稱呼)人所建立的提洛斯與卡爾塔格等國家裡,舉行全國儀式之際,通常都會以活人祭品獻給巴艾神,巴艾神像以金屬製成,下方用火烤熱,灼熱的神像腹部被挖空,活人祭品就被丟進裡面活活烤死。”青龍王向二弟提出的內容,一旁的馮文智完全是鴨子聽雷。

“巴艾神的身體是人類,頭部則是牛的外形。”

“…果然是牛種沒錯,馮大夫應該是在地下水道的某處看到那幅壁畫。”

“先把馮大夫安置在永福觀,很遺憾現在無暇飲酒作樂。”此時馮文智哀叫自己餓得頭昏眼花,因而等他先把完全沒動半口的下酒小菜吃完之後,兩位龍王隨即結帳離開酒樓。

馮文智跟在身邊,腳步無法加快,當永福觀近在眼前之際,半路巧遇奇異的四人組。

“咦?大哥,二哥。”白龍王喊道。這個奇異四個組其中較矮的二人是白龍王與黑龍王,其他二人則是看似令天輪休的年輕武官。一位很明顯是男人,另一位卻會令人聯想到女扮男裝的美人。

他們分別是樞密使曹彬之子曹圮,與宦官秦翰。青龍王先前在涿州城與他們見過,不過當時是晚上,也沒有機會正面談。

在永福觀的一室裡倉促地寒暄與自我介紹過後便開始說明狀況,白龍王與黑龍王是在果子市(販賣水果的市場)遇見曹圮與秦翰。

秦翰早已看出白龍王可以用食物加以籠絡,於是邀請白龍王與黑龍王前往最近的茶館。曹圮與秦翰奉樞密使曹彬之命,積極搜尋當時在涿州城裡大放異彩的二人,整整十天已經在開封城內繞了好幾圈。四人一就座,還等不及點茶,急的曹圮便開口發問:“請問,你們究竟是何方神聖?”

“偶然路過的賣藝人。”

“先別聊這件事了。”秦翰出苦笑,招呼大伯拿菜單過來,在白龍王面前攤平。

“這家茶館最有名的就是這八十種茶點,你可以全部點來吃吃看。”

“啊,你要請客是嗎?”

“當然。”

“那我要油酥、粘糕、巧粽、甘豆湯、糕…太麻煩了,菜單的這邊到那邊全部拿一道過來!”白龍王點菜之際,黑龍王顯得格外安靜。其實是因為他從來沒見過宦官,所以一面小心翼翼不要得罪對方,一面偷偷觀察著秦翰。

宦官並不只存在於中國,古代羅馬、拜占庭、波斯、奧斯曼土耳其等大帝國均不可或缺。

宦官不算朝廷官員,而是皇室的奴僕。最主要的工作是照顧後宮眾多“嬪妃”此外也要陪伴年幼的皇子皇女,管理宮殿與庭園,擔任皇帝秘書,事實上要做的工作相當多。

部分人士針對宦官提出批評:“他們是人渣,就因為這群宦官,害得中國歷史受到嚴重扭曲。”的確有不少宦官濫用地位與特權,禍延世間;然而在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宦官對於歷史與文化做出莫大的貢獻。

例如發明紙張的蔡倫就是二世紀初葉後漢時期的宦官,嚴格考據起來,紙張早在蔡倫之前的遠古時代便已存在,由於製法原始糙,經過蔡倫改良之後做出全新的紙質,於是舊有紙張的使用率大為降低,逐漸消聲匿跡。因此直到現在全世界都在使用的紙張,其發明者正是蔡倫。批評宦官的書籍也以紙製成,還不是全靠宦官的幫忙才得以出書。

與蔡倫齊名的偉大宦官就是十五世紀明朝的鄭和,他比達·伽馬(譯註:vascodagama葡萄牙航海家)快了一百年,率領大型船隊遠航至非洲,帶動貿易與移民熱。他的成就甚至成為小說的題材,迄今仍然受到旅居海外的中國人尊為守護神,西元一九九八年被美國選為“千年以來對全世界最具貢獻的百位偉人”的第十四名。

即使不像蔡倫與鄭和這般成為世界史上的偉人,秦翰也是留名青史的知名宦官。直到他六十四歲去逝之前,效命宋王朝始終如一,在沙場建立彪炳戰功,據說全身有四十九處創傷。此外他也具備建設方面的才能,在邊疆一帶搭建要,監督皇宮重大建築。他向來德高望重,部下均樂意為他奔命,據說他去逝之時,士兵們痛哭哀嚎。

曹圯長年從軍,一直在北方與西方邊境帶兵作戰,到了中年晉升朝廷皇臣,他的女兒被選為宋朝第四代皇帝仁宗的皇后,身為父親的他受封為吳王,獲贈“國舅(皇帝義父)”稱號,亦即“曹國舅”然而曹圯厭倦了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深榮華富貴的虛幻無常,有一天突然拋棄一切地位遠離開封,換上道士裝束,隱居深山致力於修道成仙,最後何時何地,如何去世均無人知曉,身為曹彬的五男,同時是皇后生父,後半生卻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Ⅲ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初,開封廣為傳內容聳動的預言書,宰相趙普詢問:“這該如何是好?”趙匡胤笑著回答:“毋需理會。”朝廷也就跟著不聞不問,豈料這內容聳動的預言書更為猖獗,令趙普大不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