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夜霧戰車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首先要謝謝您在聖路易市救我們脫離險境。而且,聽說您是祖父的知己,今有幸得見,甚
榮幸。”
“真有禮貌。竜堂先生的教育真叫人懷念不已。”黃大人告訴一行人,他叫黃泰明,然後招待客人落座。
“請座。你們是本人,我是中國人,地方是美國。我們是不是應該對這個地方表示敬意?”這是成人的態度,也是紳士的態度。聽到這一席話,終
出了愉快的表情,那是因為他的天線已經探察到了,知道美味而且相當有分量的中國料理香味正在接近當中。或許終的一部分頭髮都要為之肅立致敬了。
頭髮雖然立了起來,可是,終的身體卻仍然和哥哥們一起坐在椅子上。所有的人在介紹過後,彼此換了體驗和知識。大約過了三十分鐘左右,會談的場所移到隔室去了。那裡正有終所期待的東西等著他。在吃小菜的時候,黃大人問道。
“對於中國的歷史,有很多本人不喜歡中國。你們有什麼看法?”
“這是一種愚蠢的想法。”始斷然地說道。
“聽你這麼說,我覺很欣
。我離開祖國很久了,卻沒有辦法放棄我的國家。”黃大人閉上了眼睛,彷彿在搜尋著記憶的絲線。
“一九四九年中國革命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時,我們打從心裡拍手叫好。因為這代表自從鴉片戰爭之後一百年來,中國好不容易從外國勢力的壓迫下解放了。”黃大人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周恩來、朱德、陳毅、賀龍、劉伯承…這些人都具有不輸於歷史群雄的魅力和魄力。見到他們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年輕小夥子,當時還動得兩腳發抖。”黃大人的聲音顯得十分
動。
“本政府似乎有奇怪的癖好,尤其是對中國外
的關係上。總是支援失去民心的過去政府,沒有想到現在和未來。”一九一一年發生了辛亥革命,第二年,支配中國大陸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政府覆滅。中華民國成立了。接著
本於一九三一年興起所謂的滿洲事變,把被趕下帝位的清朝最後皇帝溥儀策立為滿洲國皇帝,引起了中國民眾的憤怒。一九七一年中國回到聯合國的時候,
本則站在已經被趕到臺灣的國民政府那邊,拼命地妨礙中國的復歸,招來各國的訕笑。之後才急速地改變態度。
有人說近代本的經濟不是“自由主義經濟”而是“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權力者和資本家勾結,強力而強迫
地拉扯著經濟活動。雖然是成功了…
有人說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廣大商業街不但是本,也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地,可是這裡原本是江戶幕府的“防火地”也就是說,在木造房屋密集的江戶町中,需要有一塊在發生火災時可以防止蔓燒的廣大空地。當然這是屬於公有地,只是在明治新政府成立時,一個叫巖崎彌太郎的人和高官勾結,將這塊土地納為己有。原本屬於公共財產的東西卻成了私有的所有物。除此之外,一個叫五代友厚的政商還引發了“北海道開拓使官有物轉讓事件。”新政府花了當時的價格為一千四百萬元建設而成的工廠和設施,以“總價三十八萬元,免利息的三十年貸款”轉讓出去。這是一種公然的不合理行為,引發
烈的反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從權力者和政商勾結,竊取公共財產”的犯罪行為出發可以說是近代本政治和經濟的最佳寫照。就因為出發點源於此,所以在二十世紀末,
本的權力者們欠缺公僕意識或許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一開始就瀆職”政治業者和政商用他們髒汙的手平分公共財產而不覺得有任何羞愧,這是因為他們只是在模仿明治的偉大前輩們罷了。
於是,為了經濟活動順暢進行,就形成了歡欣鼓舞地和獨裁政權連手的體制,哪裡還知道亡命者的生命有任何價值?
黃大人的話隨著料理繼續進行。當竜堂兄弟們在森林裡生活的那段期間,世界情勢急速地朝著混亂和對決的坡道滾下谷底了。
德國人對波蘭人;匈牙利人對克羅馬尼亞人;爾維亞人對羅埃西亞為人;土耳其人對保加利亞人,形成了民族彼此對抗的狀況,小紛爭更是從未間斷過。如果有人用針刺破氣球的話,一定會被誤認為槍聲而引發一場
血衝突。
“在南法,極右派挖掘了猶太人的墳墓。這似乎也是四姐妹的手下為了挑起民族間的厭惡而策劃出來的,而他們似乎還在策劃更可怕的事情。”黃大人從始和茉理的身上聽到四姐妹“消滅五十億人”的計劃。可是,黃大人說的卻又是另外一件事。
“我聽說,四姐妹要散佈的不是人類的病,而是植物的病害。”
“植物?”
“是啊!沒有了植物,人就活不下去了,本不需要屠殺多少人。植物一旦滅絕,人類也就跟著完蛋。”黃大人說得沒錯。植物就是穀物、蔬菜和果實,還有家畜的飼料。撒哈拉的四周因為乾燥化,使得草木乾枯,沒有食物的家畜活不下去,人也就沒有生存的機會了。雖然有這樣的實例,人們還是濫砍樹木,為了保護高爾夫球場的草坪而噴灑農藥,把工廠廢水倒進海里,連海藻都被毒死了。而如果沒有海藻進行光合作用,人類就沒有呼
所需要的氧氣了。
“尤其聽說首要目標是稻米和馬鈴薯。”稻米和馬鈴薯對人類數量的增加有最大的貢獻。中國、印度、印尼、孟加拉等亞洲各國之所以能養活那麼龐大的人口,完全拜米之賜。另一方面,養活歐洲人的則是馬鈴薯。馬鈴薯從新大陸被帶進來之後,愛爾蘭的人口從一百五十萬增加到八百萬人。而某一時期馬鈴薯因為病害而完全滅絕的時候,就有一百萬人餓死。
始到頭痛了。要以十億人為單位來減少人類的數量或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Ⅲ話題最後轉移到龍泉鄉。黃大人出生在北京,哥哥和竜堂司是燕京大學的同期生。黃大人拿出來的老舊相片中有青年時代的竜堂司、少年時代的黃大人和他的哥哥。三個人都穿著中國服,站在中國風的磚牆前。
“你們的祖父前往龍泉鄉的時候,就是我哥哥帶的路。還有另外一個本人。”
“是船津老人吧!”續看著哥哥。船津忠巖生前曾對始說過他和竜堂司一起到過龍泉鄉。那是在中戰爭的時期,大概是在一九三o年代後半的事。他們費了一一七天的時間,終於到達那個被萬年雪的山脈包圍著的土地。那裡到底有什麼呢?船津老人只對始說明一小部分就死了。黃大人也沒有聽哥哥提到過什麼。目前還活著,而且知道事情的除了龍泉鄉的居民之外,大概只有黃大人的哥哥了吧?
“只有我哥哥知道前往龍泉鄉的路。如果你們想去龍泉鄉,就非得拜訪我哥哥不可。”
“我明白。那麼,黃大人的哥哥現在在哪裡?”這個時候,續放下了筷子,定睛凝視著黃大人。終和餘也帶著興味盎然的眼光,可是,他們的筷子卻無意停下來。黃大人慢慢地環視著竜堂兄弟。
“在中國大陸,青海省。”
“青海省…”青海省位於中國的內陸深處,北面鄰接新疆,西南鄰接西藏。面積有本的兩倍之多,人口卻比北海道還少。是一個高山、沙漠、荒野遍佈的邊境之地,自古以來即是漢民族和異族起
烈抗爭的場所。青海原本是位於高原的廣大鹽水湖的名稱,面積有
本琵琶湖的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