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龍泉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龍帝有四子,分封他們到四海為龍王。長子封為東海青龍王,名為廣;次子封為南海紅龍王,名為紹;三子封為西海白龍王,名為閨;幼子封為北海黑龍王,名為炎。四龍王雖為龍身,卻能變成人形,取得中原和崑崙之間的封土,並世代享有祭祠宗廟。龍種的尊貴後裔,能呼風喚雨,於半之間騰雲赴萬里。推想此事,或許應該看看位於黃河上游的龍王封神之地…”一下子說了一大串,老人了一口氣。

“南齊邵繼善的著作補天石奇說餘話裡,有這段記載文章。”

“祖父的書架上,確實有這本書。好像是清朝的摹本…”

“也有偽書之說的這本古書,若依照傳承,則是轉寫自秦始皇焚書而失傳的古代竹簡內容,而集大成者。但是,如果真非偽書,究竟那邵繼善是如何發現其所在地的呢?”

“不,秦始皇是燒了很多竹簡,卻也在深宮秘藏了許多不為世人知的秘典。而造成無數竹簡的失傳,是拜劉邦的掠奪和項羽的破壞之賜。而後,上百萬箱的古書,到底消失在哪裡,就不得而知了。然而,實地去挖掘龍泉鄉的巖壁,赫然發現人類巨大的知識遺產沉睡其中…”漢代自從採儒教治國之後,便開始鎮壓其他的思想。以墨家為首,許多思想均被消滅。這是無法和秦始皇的焚書相較的暴行。但是,在二十世紀的中國革命以前,毫無疑問地,是由儒教支配著中國文明。這與西方世界以基督教鎮壓滅絕其他教派的情況,是有點雷同。

“竜堂司在這一一七天之間,在那個村子裡過著與外界隔絕的生活,一邊研讀古書,一邊傾聽古老的傳說。當然,這雖有如九牛一,卻也聊勝於無。”

“從剛才的談話中,出現了好幾次一一七這個數字。”老人讚許始的靈反應。

“一一七這個數字,是九的平方數八一和六的平方數三六的總和,即為所謂在中國文明裡,數秘術的極致。因此,大約在三幹年之後,第一一七代將有龍王轉世。”

“轉世,有它的理由。古老傳說是這麼傳下來的。至於其詳情,我並不知道,他們也沒告訴竜堂司。”此時,老人的神情中,閃過一道帶有嫉妒的光采。至少,在始看來是這樣的。

“鎌倉御前”船律忠嚴,和始這四兄弟的祖父竜堂司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你們對自己的祖父,瞭解有多少?”

“沒多少。但是,我家的祖先,好像是海盜吧!”明朝實施海令之後,被稱為“矮寇”的中國和本的武裝海上貿易商,活躍於兩國之間。而後,竜堂的祖先,在明清改朝換代之際,挾帶著相當大量的財產和書籍逃亡到本。剛開始是到長崎,後來好像從博多遷至京都,開漢學私墊,做中醫等。始在小學時,曾擅自主張地在作文上寫著:“我的祖先是海盜,做了許多壞事,被水戶黃門追討。”

“先別管那檔事,折回龍王轉世這件事。你們的確是龍泉鄉的敖家第一一七代,龍王四兄弟的轉世。”

“那種不可靠的傳承,您相信嗎?”

“當然。就像相信你們的真實存在一樣。始君,你知道遠距離應這玩意兒吧!”

“遠距離應…”

“對,就是這玩意兒。照竜堂司的說法,就像是歸鄉的候鳥一般…”不知道是否為族人的聲音,在呼喚著龍室司,一直到第一一五代,才回到故鄉。正是因為竜堂司對此深信不疑,告訴了船律忠嚴,而今這一切,卻成了把竜堂四兄弟卷人騷動的源。就算一這是事實,如果深信祖父藉由船津老人告訴始毫無歪曲的事實,又似乎太過天真。

“這個叫做遠距離應的玩意兒,不僅能超越距離和空間,而且能超越時光之牆,並互相呼應。”

“這怎麼說?”

“就是夢啊…”這麼一說,微微地動搖了始的內心。

“這就是所謂的遺傳記憶!它是隱藏於dna裡,世代相傳的記憶。”始只是皺著眉頭,悶不作聲。看樣子老人所指出的事似乎很接近核心,他不得不小心,馬虎的態度可能會招致不好的二度反應吧。

“你的弟弟有時候會作奇怪的夢,或是重複好幾次作內容相同的夢,不,不只是這樣,連你自己也經常夢見,只是沒有說出來吧?”始心想,就算是也沒有回答的義務,保持著稍微做作的沉默吧。

老人再次轉變話題。

“…龍可以利用並控制所謂五行或五德的自然界力量。即為木、火、土、金、水。不知道順序是否正確!”

“是很正確。雖說如此,也不能因為這樣,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有其意義存在吧!”

“老實說,你的認識很淺簿哪!”這回老人沒有笑,以起上半身的姿勢,伸手拿起碟子上的酪。

“來一片如何!這是阿爾薩斯出產的,味道很重,但是人口即化。”

“不用了。”始的回答,與其說是枯燥無味,不如說是很機械。而他自己、也有整理、歸納思考的必要。船津老人的談話,補充了祖父生前所說過的隻字片語,但是,若要完成巨大的拼圖,還差得遠哩!

“始,如果你仔細看自古以來繪於圖中的龍,會發現它的前肢一定抓著一粒白閃閃發光的珠子。”

“啊!龍的前肢抱著白的珠子,那叫做如意珠,也稱為如意寶珠。不知道是否有龍珠的說法,總之是相同的東西吧!”老人用指尖彈了彈酒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