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楊家將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下面是正文,請連著閱讀,順序正常——在楊茹的請求下,皇帝思慮之後,想著冬季將到,前線糧草有限,本就要安排人押送糧草至前線,如今為了安她的心,讓楊家三郎和四郎去,也非不可。
事實證明,楊茹並非多慮。不多久,前線傳來噩耗,統帥楊業被困兩狼山,十萬大軍群龍無首,遼軍從敗績中復燃,戰況忽然逆轉。
楊茹得知此事的時候,心中深憂慮,又不免疑惑,即便哥哥身先士卒,但是以哥哥多年領兵的經驗,絕對不會讓三軍處於群龍無首的地步。
楊茹還有三個月便是產期,自打她懷孕以後皇后就免了她的請安,楊茹也不矯情,順勢應下。想著那一刻皇后僵硬的臉,楊茹直想笑。皇后大概以為她會念著規矩簡直請安吧,哪料她就那樣順著杆子往上爬了。她才不敢拿肚子裡的孩子冒險,這宮裡的女人,哪個不盯著她肚子裡這塊
?大約也就太后和皇帝拿孩子當做寶吧。
膝下空虛的皇帝約莫是實在太想要孩子了,如今對她是百依百順。因為害怕她思慮過重,前線若是有了好消息,皇帝一定會派人與她說一聲,若是有了壞消息,害怕她從別人口中得知反而不妙,皇帝也會叫人知會她一聲。
楊茹在昭純宮裡坐著,果然,不多會皇上就派了身邊得力的小太監來,聽完小太監的話,楊茹暗暗垂下眼。原來,這一切,還是跟潘仁美有關---潘仁美身為監軍,多次與軍中哥哥唱反調,但是軍中多是哥哥的親信,哪裡會管這潘仁美說什麼。
料誰也沒有想到潘仁美對自己竟然也能下這麼樣的狠心---他竟然趁著深夜只帶了區區幾匹人馬就想要去‘打探敵情’,最後的結果自然是落入敵手。
楊茹咬牙,這潘仁美到底是不是‘打探敵情’,恐還未知呢!別人不知道,她卻是曉得的,這潘仁美為了給兒子報仇,甚至不惜以大宋安危為籌碼。只是如今他尚且是一朝丞相,他身邊有一群為他馬首是瞻的走狗,在他被俘後,立馬就有人向朝廷上書,且同時要求前去救援。楊茹瞭解哥哥的脾氣,他怎麼可能放心讓這群文臣隨意行動?如果讓他們亂來,只怕哥哥這幾個月來的努力全都會功虧一簣---楊茹從嫂嫂口中得知,經過哥哥這幾個月的佈置,如今的遼軍已經是寸步難行,只要最後一擊,大宋邊疆即可換來幾十年的平安。
偏偏潘仁美的走狗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打不來仗卻十足會叫喚。哥哥若是毫無作為,只怕會落得一個與遼軍勾結、殘害肱骨大臣的罪名!
楊茹深深地為自己的哥哥到不值,那潘仁美,讓他死在敵軍之中才好呢!只是她也知道哥哥的脾氣,與潘仁美不和是真,但是公私分明更是真,見死不救,不是他的風格。
楊茹深深地為自己的哥哥到不值,那潘仁美,讓他死在敵軍之中才好呢!只是她也知道哥哥的脾氣,與潘仁美不和是真,但是公私分明更是真,見死不救,不是他的風格。
更可恨的是,那遼軍狡詐,將潘仁美一行人綁至兩狼山,易守難攻,除了經驗豐富的楊業,其他人本沒有把握能夠救出潘仁美一行人。楊業不得已,只好提前安排好所有作戰任務,而自己則是帶了三百
兵,前往營救。
誰知那潘仁美帶去的人馬,竟然趁著楊業軍中,大肆安自己的人手,
得軍中烏煙瘴氣,劉副將縱然有心,也無法拿這些朝中命官如何。
知道這些情況後,楊茹便恨得咬牙。潘仁美,這次是你自己自尋死路,就不要怪別人不客氣!
她不可能不讓侄兒們前去營救父親,但是這七子去六子歸的預言又生生地橫亙在她心中。縱然三郎四郎已經在前去的路上,只怕也還是晚了一步。
楊茹嘆了口氣,由朝霞和錦繡扶著她起身。
“吩咐小廚房去準備官家愛吃的菜。”到如今,唯有牢牢抓緊皇帝的心了。
至晚膳時分,皇帝與平時一般到了昭純宮,見那小女子站在門口等他,心裡就一熱。
“天氣恁個冷,你站在外頭,著涼了怎辦?”他佯怒責怪道。
楊茹卻是不怕他的,挽著他的手,動作輕緩地往裡走。
“妾今兒特別想見官家,也不知是不是肚裡的孩兒想念爹了。”難得聽她說這些不是情話的情話,皇帝嘴角的笑意不由深了些許。
“你個小妮兒,莫不是知道朕今兒叫人給你準備了驚喜不成?”楊茹自然是不曉得的。她疑惑地看著他,皇帝心情極好地對著身後的常福道:“還不給淑妃呈上來。”常福話裡帶笑,連忙將手裡的錦盒打開:“娘子,這是進貢的上好和田玉,官家親自叫人雕成了送子觀音,又於護國寺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保佑母子平安的哩!”楊茹瞅了那觀音一眼,確實晶瑩剔透,是不可多得的好玉。這玉自然不算什麼,難能可貴的是那份心意,母子平安,皇帝能夠這麼想著她,已經是極其難得了。楊茹自然也給面子,晚膳時親自給他夾了愛吃的幾樣菜,溫柔的小樣兒,讓皇帝忍不住在心裡稱讚自己的好主意。
晚膳後,二人於帳間說話。
“官家,妾福氣咧。”皇帝著她的
,一臉笑意地看著她:“這是怎麼說?”楊茹惆悵地嘆口氣,旋而又強迫自己揚起笑臉:“雖說自幼喪父喪母,但是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哥哥嫂嫂待妾比待親生兒子都好,妾自小就對自己道,
後定然是要報答兄嫂大恩的。”皇帝已經斂了笑,靜靜地看著她。
楊茹與他對視,並不退縮,撫了撫他的面頰,往他懷裡靠了些:“官家,妾做不到眼睜睜地看著哥哥一人身陷危險。”她抬頭望著他,一雙秋水般的翦瞳溫淺如月:“在妾的心中,哥哥與官家是一般重要的人。”這般直白,除了她,還能是誰?皇帝認命地嘆口氣。他就知道,他在她心中永遠不會是頂重要的那個。但是能和她兄長相提並論,他該是滿足了吧?皇帝自嘲地想。
“侄兒們孝順,不會眼看著父親戰死沙場的。妾怕他們擅自行動反倒叫人拿了把柄,官家,您就當是憐惜妾,叫侄兒們去吧。”楊茹一字一句,說的明明白白,擔憂什麼,害怕什麼,全都清清楚楚地擺到他面前。
皇帝撫著她的秀髮,靜默了許久。楊家大郎已經幾次三番請命前往前線,但是他都阻了回去。他不是沒有顧慮的,楊家在軍中威望極深,一旦楊家兒郎們出發,這十萬大軍,可不可能就此成為楊家的附屬。他是帝王,想的永遠不可能太簡單。
但是他又不能看著她為兄長擔憂過度,她懷著孩子,一個不小心便容易有去無回。他怎麼敢拿她的生死開玩笑?實在不成,就等楊家人回朝,再行處置吧。
“你莫急,朕明就下旨,讓你侄兒們快馬趕去前線。你兄長定然能安然回來的。”
“恩。”楊茹將臉埋在他懷裡,嘴角翹起淡淡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