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楊家將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宴後,楊茹再也沒有見過潘貴妃。落入冷宮的女人,等同於在這宮中永遠消失。潘貴妃之後,再無人跟與這位寵冠後宮的昭貴妃相較量。

皇帝給小女兒取名為趙懿桐,封平樂公主,尚未及笄便封公主,恩寵可見一斑。至於四皇子,按資排輩取名趙瑞,得皇帝親自教養,年歲稍大後,又得德高望重的博學大家教導,帝王期望,有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未來芳千古的宋成宗,如今卻還是牙牙學語的孩子。

昭純宮裡。

“官家。”楊茹看著男人闊步而來,忙將懷裡的女兒孃。一旁咿咿呀呀的兒子正啜著手指頭,看到這個有點悉的男人,連忙出聲想要引起他的注意,見他望向他,又歪著小腦袋做出不解狀。

“瑞兒和桐兒今可乖?”皇帝抱起兒子,笑著蹭了蹭他的腦門,小傢伙不滿地皺起了臉,咿呀著要孃親抱。

楊茹接過孩子,笑著親了一口,婉顏對他笑道:“他們今兒沒怎麼鬧,有孃看著,也不累。”皇帝能夠同意讓孩子在她身邊長大,對此她真心

皇帝逗了孩子一會,楊茹便叫人將孩子帶下去餵,待會再帶回來。從小就培養他們和父親的情,這是楊茹計劃的一部分。

楊家富貴滿門,卻也不會過於冒頭,皇帝大概也知道楊家的心思,沒有再啟用四郎五郎,反倒是賜了個閒職,讓他們悠閒度去了。至於七郎…說起來也是好笑,他竟然和山寨大王的女兒扯到了一塊,一時之間鬧得滿城風雨,楊家為此更是閉門不出,低調到了極致。

皇帝年紀漸大,太子卻沉,楊茹看得出皇帝對瑞兒抱了多大的希望。正因為此,她處處更加小心,對瑞兒和桐兒的教養更是不敢放鬆。皇后和她如今只面上維持著和氣---為了太子,中宮也不可能看楊茹母子痛快。

眨眼孩子就到了五歲,皇帝終於圓了自己當初的諾言。皇帝親自陪著昭貴妃回家省親,聲勢浩大,朝廷內外,無不震動。

瑞兒和桐兒五歲,正是調皮的年紀。見到楊家的幾個侄兒侄女,更是樂得不行。三歲的楊宗保眨著萌萌的大眼睛,一臉敬仰地跟在瑞兒身後:“哥哥,我是宗保,你是哪個呀?”柴郡主在一旁笑:“宗保,這可不是小哥哥,你得喊他一聲叔叔。”楊茹看到小宗保著口水一臉不解的模樣,真是萌到不行了。

“小宗保呀,我是你…”在稱呼上,楊茹為難了:“姑?”真是囧了個囧,她竟然都成姑了。

皇帝見她那快哭出來的模樣,真是忍不住樂,無論過了多少年,她這率直的子,還真是一點都沒變。

“愛妃,還想不通呢?”省親回宮,皇帝依舊忍不住拿她打趣。不就是個稱呼嗎,那麼多侄孫,她莫不是第一次才反應過來吧?

見他揶揄的笑,楊茹假哭著撲到他懷裡:“官家您笑話人!”

“哎喲朕的小寶兒,朕哪裡敢笑你?”皇帝曖昧的一笑,在她耳邊吐氣:“朕疼你還來不及呢…”都說夫之間容易有七年之癢,楊茹想著自己進宮也約莫七年了,只是這皇帝似乎口味一直不變,對她的興趣只增不減。莫非是因為她生完孩子以後恢復得好?真是奇了個怪。

這樣也好,在這宮裡,皇帝的寵愛比什麼都重要。沒有潘貴妃,楊茹一宮獨大,但是她有兒有女,又有羅秀和潘貴妃的前科在那,誰也不敢招惹她。

更有選秀之事,皇后將此事給昭貴妃。誰料貴妃當面就拒了,皇后被下了臉面,自然不高興。人人都以為官家會斥責於貴妃,畢竟選秀女一事,說到底是為了官家。

誰知官家竟然為了昭貴妃,坦言宮中女眷眾多,他年歲又漸高,實不需再勞民傷財,竟然就此不再採選秀女進宮!這真真是寵到了心尖上啊!這宮裡的女人,各個都成了擺設,漸漸的也有人看明白了,再不爭那寵愛。她們也算是看清楚了,只要不惹那楊淑妃,她也懶得與人計較,想在她手底下好好活著,就得安分守已!

皇后經此一事,也開始低調度,只努力維持著中宮的威嚴,只是太子越發荒唐,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太子沉已經是眾人皆知的,最讓皇帝失望的一次,大概是太子把主意打到了安陽公主的女兒,陳慧孃的頭上的那一次。

陳慧娘自那次隨母親回京後,她母親本有意和楊家接親,只是楊家不願張揚,早早就給適婚的兒子訂了親,無奈,安陽公主只能另選佳婿。最後將女兒嫁給了禮部侍郎何棟的嫡次子。這本是一門好親事,何棟之女為東宮太子妃,何二郎又是個溫文有禮的好兒郎,夫和美,倒也不錯。

只是奈何命運人,陳慧娘既是何家兒媳,自然少不了去東宮與太子妃請安。也就是那時,太子就對這美貌溫柔的表妹留了心。一次酒醉,竟差點侮辱了慧娘,若非太子妃匆忙趕來,只怕就得出人命。

這事哪裡掩蓋得住,且越傳越烈,越傳越難聽,何二郎氣得差點狠揍這妹夫,何家也覺無顏面,安陽公主得知此事,更是氣得直接暈了過去。皇帝為安撫人心,只能狠狠將太子申斥一頓並處閉三月,皇后求情也無用,反倒被皇帝責罵‘教子不嚴’,奪了鳳印,著昭貴妃與德妃共同打理宮廷事務。

德妃哪裡敢越到楊茹前頭去。自此,楊茹雖無中宮之名,卻有中宮之威。

太子的事讓楊茹越發覺得孩子教育的重要。看著正和姐姐玩鬧的兒子,楊茹心裡終於定了主意。五郎未和大哥二哥那樣入軍營,也不曾和三哥四哥一樣駐足於朝堂,他格淡漠,只在家研究醫藥和武學兵法,想來是個老師的好人選。

接到姑姑的吩咐,五郎錯愕了很久。回神之後,嘴角卻是浮起了真心的笑容。苦讀兵法,苦練武藝,雖無稱霸天下的野心,卻也不願意帶著滿肚子的才學歸於塵土,若是能教出一個好學生,倒也不錯。

自此,瑞兒便成了五郎的關門弟子。不只是如此,遠離戰場許久的楊業也極喜歡這虎頭虎腦的小外甥,行軍打仗了一輩子的經驗也毫不保留地給了他,另有三郎、四郎、六郎、七郎教導他各式武藝,苦得小瑞兒回宮總是向孃親求安求撫摸。

去冬來,瑞兒和桐兒一年一年地長大,楊茹也已年近四十,而皇帝早就過了花甲之年,雖然保養得當,看著不過四十多,但是到底年紀上去了,開始心有餘而力不足。

楊業於前年過世,舊傷復發,但是他去的時候十分平靜且滿足,兒孫滿堂,也算是喜喪。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