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煙雲往事一夢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屆三更,萬籟俱寂。只有清冷的銀輝灑照,與那輕掠枝頭的夜風輕嘯。
萬壽山整個地沉浸於銀輝夜風中。遠遠地看去,恍似一隻沉睡中的巨獸,黑壓壓地一片。
由萬壽山俯眺,雖置身於松柏間,仍然可以望見紫城燈火二三,在輕曳枝椏中明滅搖晃。
除此而外,整個北京城一片死寂。
誰也沒有料到,在這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當兒,卻有一個落魄斷腸的人,在這冷清的萬壽山頂,皺眉、望月,間或地發出一兩聲令人心酸的輕嘆。
輕嘆剛一發出,便即隨著陣陣微寒夜風飄逝、散失,也只有發嘆的人自己聽得到。
這位落魄斷腸的人兒,在月光下看來只是一團白影,如果不是那一兩聲令人心酸的長嘆,誰也不會發覺那是一個人一個腸斷的傷心人。
那團白影是坐在一方青石旁,斜斜地倚靠在石後一株枝葉茂密的盤蓋老松上。看不清他的面目,但卻有兩道冷電般的光芒不住閃爍,時而投向夜空中的皎潔明月,時而又投向紫城那明滅不定的二三燈火。
在他身旁,更有一物映月生光,發出雪白的冷輝。
驀地又是一聲令人心酸的輕嘆過處,一陣低隨著夜風飄起:“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一行珠簾閒不卷,終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篙萊。
晚涼天靜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顯然這位傷心的斷腸人兒,是在對月抒懷,回憶那不堪回首的當年往事。
要不然怎言“往事只堪哀”?
又是一聲輕嘆,兩道冷電光芒突然斂去。月華似乎越來越絢爛,越來越模糊…
一陣夜風,將那回憶中的往事吹得越飄越遠,但卻越來越清晰。
那是八年前,也是這麼一個月明之夜。
唯一的不同,那是在峨媚金頂;他又豈能料到,就那麼一件事、一樁善舉,竟給他帶來半生危厄?使他一直在情孽、殺孽中浮沉,使他永淪錐心刺骨、心碎腸斷的痛苦深淵中…腥風血雨,釵光鬢影。
是甜?是苦?想到甜之處,使他那高傲、倔強的嘴角,浮起一絲難見的幸福微笑。
但是苦絕非體上的苦,而是心靈上的創傷;那創傷使得這位頂天立地的蓋世奇男,潸然淚下,心碎腸斷,幾乎一僕不起。
八年前,在這麼-個明月之夜,為了爭取天下武林夢寐以求,不計犧牲千方百計搜尋的宇內“三聖”遺物,正兩道絕世高手,-起冒死登上了峨嵋。
所謂宇內三聖,即凡凡大師、大木真人、東郭先生僧,道、儒三聖。
凡凡大師並不是出身少林,大木真人也非出身武當,東郭先生更不知師承何人。
然而,凡凡、大木卻顯然與少林、武當有著極深之淵源,因為這僧、道二聖,分別身懷佛門至寶貝葉金刀、道家異珍玄玄寶鉤,東郭先生則持有一支蟠龍玉杖。
這三位功參造化,技比天人,幾乎都已練成金剛不壞之身。
可是風聞在一次較技中,三聖竟一起西歸,從此宇內僅存名號,再不見斯人。
三聖的遺物:貝葉金刀、玄玄寶鉤、蟠龍玉杖,與一本集三聖武學大全的萬歸宗也一齊不見蹤跡。
這四樣不世至寶,得之者不但可號令少林、武當,一身修為更可睥睨宇內,無敵天下。試問天下武林、正兩道,誰能抵得住這種誘惑?
是故不惜頭斷血,粉身碎骨,武林正
絕頂高手,來往萬里,窮搜天下。
三載的徒勞無功,正值大家灰心失望之際,不知是誰放出了空氣,說是三聖遺物深藏於峨嵋一座古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