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說的創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說是文學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因為小說的存在使生活變得五彩繽紛、絢爛多姿。小說豐富了人的思想和心靈,張開了人類想象和夢幻的翅膀。小說以簡單的文字,叩擊人的心肺,讓人讀過之後或震撼或動,或同情或厭惡,併為之留下真誠的眼淚和歡笑。

哭過笑過之後,人們不由得為作品的成功倍欽佩。是啊,多少作品讀過之後讓人拍案叫絕,讓人難以釋懷,讓人沉浸其中。從作品中回到現實,人人不免產生一個疑問:小說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它的魅力?

頭腦中產生此疑問不僅是涉世未深的讀者,而且包括初出茅廬、嶄頭角的文學新人,也包括駕輕就、左右逢源的作家。是啊,小說裡面究竟有什麼玄機和奧妙,引著大家趨之若鶩去探討個明白?

其一,小說本身要調動起讀者的情愫。

試想一下,當一部小說的開頭平淡無味,只是大篇幅的景物描寫或背景介紹,讀者則馬上失去了興趣。或棄卷而去,或一目十行跳過與故事情節無關的大篇幅描寫,直接尋找小說的人物及其行動。讀者關心的是小說中的人物及人物的命運,而無其它。如果一部小說的開頭驚心動魄,讓讀者到驚恐或畏懼;或者小說的開頭展開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細節描寫,讓讀者身臨其境,為主人公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而牽掛、同情、嚮往時,那麼這部小說無疑有了成功的開頭。但是,僅依靠成功的開頭是遠遠不夠的,只要小說的人物停止了行動,只要小說不再有扣人心絃的細節,只要小說中缺少各種情愫的,無疑讀者馬上會覺到小說的蒼白、乏力,這種覺會影響讀者的情緒,最終讓讀者遠離這部小說。

每一個讀者,因其格、生活閱歷的不同人生觀、價值觀也不盡相同。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好惡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只要小說的作者善於通過細節,化人的心靈,時刻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覺到一種情包圍著自己,這部小說無疑是成功的作品。

在讀霍達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說的時候,這種覺無疑貫穿始終。特別是對主人公韓新月的父親韓子奇沒有上過學的一段描寫,讓人掩卷而泣。從調動讀者的情緒方面,這部作品無疑獲得巨大的成功。

其二,小說要有佈局和突出的思想及人物塑造。

小說的佈局至關重要,特別是長篇小說。如果用一場戰爭來比喻一部長篇小說的話,則佈局就是贏得戰爭的戰略,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贏得戰爭的戰術。

小說的佈局要考慮小說的整體框架和構思,要考慮各條線索和各個人物之間的關係,要考慮小說所要表達的思想。只有把以上內容恰如其分地安排到位,才會讓人覺到小說的完美,甚至是天衣無縫。如果不從佈局出發,僅憑自己的覺謀篇硬寫,最終則會陷入無法收尾或虎頭蛇尾的境地。

小說的佈局首先要考慮小說所要表達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是通過人物的塑造來實現的。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聯則通過線索和脈絡有機相連。如果做到這一點,則小說擁有成功的佈局。至於小說人物形象如何進行塑造,如何突出人物的格特徵,如何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神面貌,則需要情節推動來完成,就像一場戰爭的局部戰役依靠戰術贏得勝利一樣。

艾米莉的小說《呼嘯山莊》在謀篇佈局方面無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其線索的叉和人物格的分明無疑成就了這部偉大的小說。

其三,小說要像音樂一樣有強烈的節奏。

節奏是小說內在的東西,是推動情節和引領****的重要落筆點。音樂之所以倍受青睞,除優美的音質、音符外,重要的就是它的節奏,或高亢有力,或低沉舒緩。小說的節奏帶領讀者進入一種充滿渴望充滿情的境界,讓人身臨其境,連忘返。

小說的節奏需要考慮讀者心情的越和平靜、神的放鬆和思索。一部優秀的小說,其情節的彩不能讓讀者時時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而無暇放鬆自己。作者要考慮小說節奏的設置,學會調動讀者的情緒。要學會使用適當的景物描寫讓讀者受到一幅真實的圖畫映入眼簾,或者使用簡單的評論讓讀者在神放鬆的同時進行深沉的思考或會心的微笑。

小說節奏的控制要考慮行文的落筆點,要充分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和想象力。一部優秀的小說不僅僅讓讀者到賞心悅目,而且要賞心悅耳,甚至讓讀者聞到作品中的髮香、酒香等各種香味。

小說節奏的控制必須緊湊,這一點尤為重要。打一個比喻,作者控制節奏就像放風箏一樣,無論風箏飛出多遠,甚至超出人的視野,但任何時候都不會讓人覺風箏斷了線,放風箏的人隨時隨地只要輕輕一拉,就可以收回放飛的風箏。小說的行文也是如此,任何片斷都不能孤立地存在,或遠離小說的主題而存在。脫離小說主題的片段則是最不可取的。

小說的節奏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作品的邏輯,任何情節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邏輯,丟失作品情節的邏輯就像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航船,隨時有撞礁的危險,小說隨時將失去引力。

其四,小說要注重細節的描寫。

小說要表達思想和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細節描寫。可以說細節描寫是小說的血,小說及小說人物的豐滿依靠細節實現。沒有細節描寫的小說不能稱之為小說,無論是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都是靠細節來取勝的。

如果把閱讀小說比作旅行的話,無疑細節就是旅途中最美的風景。正是這些美麗的風景引著遊人源源不斷地前往,細節也是引讀者閱讀的重點內容。

如果把讀者對細節的閱讀比作對美麗風景欣賞的話,那麼細節的描寫一定要真實、要形象、要栩栩如生、要形成一幅掛在眼前的圖畫。如對月亮的描寫就不要用“天空升起一輪明月”來描寫,要像魯迅先生描寫的那樣:“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要忌使用概括的語言描寫細節,儘可能具體到人物本身。如對一個少女的描寫就不要僅僅用美麗漂亮來概括,要具體描寫為肌膚潔白如玉、深深的眸子如一潭清水等。這樣,小說中的人物個才會鮮明,才會富有靈和生命。

細節的巧妙處理是贏得讀者心靈震撼、為之同情、為之欣賞的法寶。讀者甚至可以通過細節描寫中幾個簡單的文字潸然淚下或開懷大笑。

其五,小說要有比興賦的手法運用。

小說人物個的鮮明往往通過對比的手法實現,如人物之間的對比和人物自身態度變化的對比。沒有對比的小說就像沒有調料的佳餚,每個人物都會變得平淡無味。

對比永遠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武器。如古典名著《紅樓夢》中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格的對比以及賈寶玉對二人不同態度的對比,讓人讀之回味無窮。再如《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格的對比,往往通過同一個場景、同一個事件來體現,表現出孫悟空的剛毅果斷和唐僧的優柔寡斷,兩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興,可以說借物詠物,或者說通過一個人物彰顯另一個人物,或者通過一個事件彰顯另一個事件,往往是推動情節****的重要方法。

賦,也就是敘述。敘述手法恰到好處的應用給讀者一種故事的引力。在小說情節推動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法。

以上簡單和大家討論了小說本身蘊含的東西。無論怎麼說,一部成功的小說除了成功的運用技巧和手法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作者自己的內在東西,或者說要有作者自己的風格,無論在語言上、情節上還是在人物塑造上,只有作者靈活而又遊刃有餘地,其創造的作品一定是上乘之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