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緣何寫小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幼時,每個孩子都喜歡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動聽的故事,也許夢見過故事中的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也許也嘗試著講述自己知道的那些故事,雖然表達極其稚

我就熱衷於閱讀各式的故事,小學裡圖書館的老師同我很,於是我便把世界各地的神話、諸神的傳說、大師的童話全數讀了一遍。也在小學的作文課上洋洋灑灑地講述了八百多字的瑪麗公主的故事,那時候大概是我創作的第一篇“小說”也許你們試著翻閱自己從前的作文紙,從前的記憶之書,也會找到自己第一篇小說作品。

作為一種常見的寫作活動,小說寫作的目的與大部分寫作活動是相似的,但同時也有它的獨特的寫作動力。從某種角度來說,動力與目的是一回事。本文的重點即是寫作動力,也作寫作目的,但不做與其他寫作活動的比較。

一、模仿說。童年時期的對於故事的渴望,大量的取之後總會有“複製”在白紙上的衝動,這一衝動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長大之後,自己文字的筆力愈加成,汲取大量的故事作品,便愈有提筆的衝動。同人小說的產生也應該有這樣的心理因素。

二、夢想說。眾所周知,草叢是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聚集一處的團隊,為了共同的理想——小說創作而一同奮鬥著。每一位成員在創作自己的小說時總或多或少懷揣著夢想,而這夢想並不與模仿相排斥。夢想是最普遍最主要的寫作動力。

三、金錢說。而我以為,金錢為寫作動力並非為一件低等的事情。文學作品本身便具有消費價值,只要作品格調不低,不過於媚俗,以文為生也未嘗不可。

四、娛樂說。小說同其他文學作品一樣同樣具有怡情養、放鬆身心的功效。不過既然是娛人身心的,這樣的動力遠比不過夢想來得持久。厭煩情緒一上,紙上慘然一片。

我們讀著其他作家或者寫手的作品,在那些現成的文字面前是不會覺到寫作之路的艱辛。我們一旦踏上了這條路,很容易便會被前方潛伏的危機,無所不在的荊棘所嚇倒,以至於後退離去。以娛樂的心態創作的人尤甚。所以至少要將其作為一項夢想,夢想未達成之前,斷不可加以放棄。

年少時代可以擁有夢想是無比珍貴的財富,於草叢的子裡同相識或者不識的朋友共同為著相似的理想而努力。夢想並非遙不可及,持之以恆將是叩見它的必經之徑。心中會有困惑茫,不願意繼續下去,到那時記得回看自己於紙上一筆一劃萬千字,它們孕育良久,渴望出生至世間。沒有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胎死腹中,一部小說也是一個亟待出生的嬰孩。

而就算是金錢之動力,小說最終仍是為自己而作。沒有什麼社稷民生,單單是為自己,最注重自身的小說家,同樣可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