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往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桐英誠墾地對淑寧道:“這些事都是因我而起,讓你受委屈了,對不起。”淑寧搖搖頭:“這沒什麼,我們既然是夫,就該一起承受所有風雨。但這種事總該有個原由吧?難道是因為世子之位?可你明明沒有那個意思啊?再說,若真是為了世子之位,你嫂子不是更應該拉攏你才是麼?”桐英卻有些為難:“其實…是我從前做錯了事…大嫂原本不是這樣的,她現在發脾氣,只是因為大哥…因為別的事心下不快,借我們出氣罷了,請你稍為忍一忍,我們以後少見她就是。”淑寧頓了頓,想想近所見所聞,有些明白了,大概是與伊爾覺羅氏懷孕後,很得雅爾江阿寵愛有關,但即便是這樣,瓜爾佳氏也不該把丈夫的弟弟弟媳當成出氣筒吧?她道:“你方才說這是因為你從前犯的錯,是什麼事?你讓我忍,這沒關係,但好歹讓我知道事情始末,難道我們之間還有什麼事是需要隱瞞的麼?”桐英想了想,嘆道:“好吧,我告訴你,可你不許生我的氣。”淑寧有些不明白,但還是應了。桐英摟著她坐在羅漢上,舒舒服服地靠著幾個軟墊子,將往事緩緩道來。

“從前大嫂剛嫁過來時,待我不錯,我的起居飲食,她會常常過問。只是她喜歡叫孃家姐妹來作客,又讓我去作陪,一來是想給姐妹們找個好歸宿,二來也是想拉攏我的意思。我猜到她的用意,雖然是能躲則躲,但仍十分禮敬,所以她雖有怨言,對我還算不錯。”

“那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才會讓她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淑寧問。

桐英笑笑,卻忽然另開了話題:“我剛來京城那幾年。常與你哥哥還有別的朋友在一起,可後來你哥哥去了廣州,幾位阿哥功課忙,朋友們又各有事做,我無聊時,便常到處亂跑。那時膽子大,只帶了紀叔一個。便敢三教九地闖,也見識到許多事。有一回,我救回了一個小孤女,父母都沒了,在京中無依無靠。我見她可憐,又是知底的,便帶回王府做小丫頭。你也知道,府裡給我安排的丫環,我是從不讓她們近身的。侍候的活都讓天陽他們做了。可男人畢竟不比女兒家細心,我見那個小蓮伶俐地,就派她做些細活。讓她在王府裡安頓下來。”淑寧原本還聽得有些莫名奇妙,聽到後來,便覺得有些異樣:“那個小蓮,多大歲數了?”桐英輕咳兩聲:“比你大一兩歲吧,我也不清楚。”

“哦?”淑寧挑挑眉“你說她是小孤女,我還以為不到十歲呢,你口氣這麼老氣橫秋的做什麼?”桐英乾笑兩聲。連手臂帶人把淑寧抱了個結實,道:“好夫人,聽我說完嘛,你答應了不生氣的。”淑寧咪咪眼:“好啊,你繼續說吧。”桐英打了個冷戰。繼續往下講:“小蓮在府裡幹得不錯,後來阿瑪要我跟他回奉天。我只帶了紀叔一個,就把她和天陽都留在了府裡,接著又是蒙古,又是噶爾丹的,過了兩年才回來,那時候我發現…小蓮長大了,長漂亮了,連心…也大了…”淑寧聽明白了:“想必她是看中了你,想要在你屋裡長長久久地侍候了。”怪不得先前一直推三推四地不肯說呢,不過,這跟瓜爾佳氏有什麼關係?

桐英苦笑道:“她已經與當初那個純樸的小女孩判若兩人了,說話行事,穿衣打扮,都與王府裡的丫環沒有兩樣。我那時身心俱疲,只想好好休息,並沒多想,過了幾個月,卻覺得有些不對。她居然以為我一定會將她收房,還有了些不好的習氣,我很生氣,怕她再留在王府裡,會被其他人帶壞,就給她安排了去處。是個繡坊,你大概曾聽說過吧?”淑寧點點頭,先前那拉氏為她與婉寧置辦選秀地衣裳,就曾給這種繡坊做,她見過幾次繡坊的人。如今京裡大大小小的繡坊有十來個,繡工都是貧家女兒,每月領工錢。聽說最富盛名的那家,一個二等繡工一月所得,足夠養活一個八口之家。

桐英道:“我找的那家,坊主是位老宮女,品行、脾氣與手藝都極好,還很擅長調理人,手下地繡花女工無論儀態手藝,都比別家出眾,京城周邊不少富戶都願意娶這樣的姑娘做媳婦,甚至還有富商人家把女兒送到她那裡做繡工,只兩三年,便出落得如同大家閨秀一般。我剛認識小蓮時,她就說很想進這種繡坊,雖然她手藝不過關,但那位姑姑看在我面上,答應讓小蓮去做些雜活,學學手藝,過兩年便為她找個好人家。”淑寧嘆了口氣,大概猜到後來的事:“那個小蓮不肯對不對?雖然你處處為她考慮,讓她自食其力,有工錢可領,又能學東西,將來婚事也不愁。可你忘了,她在王府裡已經住了這麼久,想法早就不同了。雖然只是做丫環,可是你素來對身邊的人都很寬厚,她必然也是錦衣玉食的。再加上你年輕,身份尊貴,人長得也不錯,待人又溫柔和氣,素來不用丫環,卻對她另眼相看,她心裡必然會有想法。過慣了好子,又以為一定能出人頭地,叫她再拋頭面去做個繡工,怎麼可能願意呢?”桐英摸摸自個兒地臉:“果然,夫人也覺得我長得英俊不凡啊。”淑寧差點兒沒被口水嗆住,捶他道:“正說正經事呢!你亂說什麼呀?!”桐英輕笑幾聲,收了笑容,正道:“女兒家的心思,還真是女兒家才能知道呢。我當時滿心以為她一定會答應的,問她地時候,她只是不作聲,後來問得急了,她便點了頭。我當時就叫人給她打點衣裳銀子。過了幾天,東西都準備好了,她卻忽然不見人影。找到她時,居然…居然是在我大哥的上。”淑寧怔了一怔,原來,這就是瓜爾佳氏生氣的原因啊…桐英嘆道:“那時我大嫂懷胎九月,大夫與穩婆都斷定起碼還要等十多天才會生,結果她知道這事後,氣急攻心。當晚就生產了。雖然母子平安,她還是怒氣難消。原本她一直認定小蓮會是我的屋裡人,沒想到居然跟大哥勾搭上了,認定是我在背後搗鬼。大哥為了安撫她,只說是喝醉了不知情。我只好認下這個罪名。當時我很生氣,便把給小蓮備下的包袱銀子丟給她,讓她出府去了。那幾天家裡亂糟糟的,我就跑到你家房山別院去住了兩天,你還記得麼?”淑寧回憶了一下。想起來了:“你那時說什麼荷花本是好花,沒必要為了人去生它地氣,還送了我一張畫。畫的是廣州地,還在畫裡鬧了笑話。我還記得你當時罰天陽去洗衣裳,洗了很久。對不對?”桐英笑笑,點頭道:“天陽替小蓮求情,我正在氣頭上,就…看了荷花,就想起那丫頭。她若不願意,直接跟我說。難道我還會她麼?如果想留下來過好子,也可以跟我說,可是她趁我大嫂懷孕,揹著我去算計我大哥,就太可惡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讓她留在府裡。這件事,是我思慮不周。”淑寧撫著他的背。柔聲勸道:“其實你當時已經想得很好了,別人不知好歹,不是你的錯。”桐英微微閉上眼,享受著背上的安撫,輕聲道:“我也就是生了幾天悶氣,過後就好了。可笑的是,回到王府裡,我叫天陽去找小蓮,她卻已然成了我大哥地妾,登堂入室了。”淑寧手下一頓,又繼續撫著,回想見過的雅爾江阿地幾個妾,猜著哪個是那位小蓮:“那天…大嫂在繼福晉屋裡摸牌,有個年輕女子給她送披風來,有些眼生,卻是婦人裝扮的,看穿戴不象是僕婦。難道就是她?”桐英道:“大哥的妾裡,只有她是不得出府,也不許輕易見人地。你覺得眼生,那就是了。她雖長得不錯,卻算不上絕,當初進門的手段又不光彩,所以大哥新鮮勁一過,便把她丟在一邊了。我大嫂記仇,把她當丫環使,我也不好多管。”淑寧暗自嘆息。怪不得瓜爾佳氏生氣,原本以為是小叔的小妾的人,居然變成自己丈夫的小妾,而且是在自己將要生產地時候,這個打擊不小。她對於瓜爾佳氏的惡,不由得減少許多,說到底,對方也只是個不得不忍受丈夫背叛的可憐女人罷了。

桐英見她神,便握住她地手道:“你也不用想太多,其實大嫂就是面上兇惡,心裡是不壞的。她那邊的妾,雖然時不時會挨些打罵,但從來不會過分,也沒出過人命。我雖然惋惜小蓮不知自愛,自作自受,卻也沒擔心過她會送命。”原來如此。淑寧心中對瓜爾佳氏的厭惡又少了兩分,以後再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就忍一忍好了。不過她很快發現了疑問:“照你這麼說,大嫂應該很討厭你啊,怎麼我聽說她又給你作媒呢?”桐英苦笑道:“你當是好事呢?從前她給自家姐妹牽線,倒還罷了。那些姑娘頂多就是煩些,人還是不壞的。可這回她介紹的那位表妹,子很不好,在家裡連親兄弟都不放在眼裡。也因為名聲不太好聽,之前選秀記名後,一直沒個下文,年紀也不小了。大嫂一來是為表妹著想,二來是想看我的笑話,才想讓我娶她。幸好我事先跟皇上打過招呼,不然可就慘了。因著這事,大嫂在孃家親眷面前丟了面子,已經埋怨我很久了。”淑寧聽了有些生氣,就算再討厭桐英,這種直接干涉他人終身幸福地做法也太過份了。她決定還是要討厭瓜爾佳氏。不但如此,她還要連雅爾江阿也討厭上一份,分明是他風,居然要弟弟給他背黑鍋,太沒有擔當了。

不過桐英卻幫他哥哥說話了:“大哥雖然在女上有些缺點,但從不在外頭亂來,已經算是不錯了。他對大嫂還是有真情的,少年夫,在京中最初幾年。彼此相互扶持,患難與共…他們也有過快活的子,只不過後來…”淑寧見他神黯然,便扯開話題道:“那麼你呢?你以後…會不會也象你大哥這樣,左收一個,右納一個,叫我生氣?”桐英拉起她的手按到自己左邊前:“我不會。我曾立誓只娶一人,你就放心吧。三四妾有什麼好?我額娘為了這個,痛苦不休。大哥大嫂恩愛夫,也變成今天這樣…我只求一夫一,過安穩的子。才不會自找麻煩呢。若我將來真地變了心,就隨你處置。”淑寧受著手下跳動的心臟,淡淡地道:“你要記得今這話才好。”桐英擁她入懷,兩人靜靜坐著。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有些聲響。桐英放開淑寧。問是誰。羅公公輕輕走進來,道:“回貝子爺,是福晉叫人送信來。說請夫人明去王府看戲,她請了慶喜班地人。”淑寧皺皺眉,怎麼又是聽戲?繼福晉不喜歡綿軟地文戲,演的都是鬧天宮之類的,吵吵鬧鬧。聽一次是新鮮,次數多了,耳朵就太受罪了。

桐英見她神,便道:“告訴來人。就說是我說的,福晉們天天拉著我媳婦去玩,雖是好意,但我們還是新婚呢,好歹也給我留點時間。”淑寧不笑出聲來。羅公公卻仍是那張木頭臉,乾巴巴應了聲“”便出去了。

看著羅公公漸去的身影,她不若有所思:“我有些明白了。繼福晉她們總是請我去作陪,又不說什麼,其實是做給別人看的。她們明知大嫂與你有嫌隙,又知你向來敬重兄嫂,所以總要我與她們在一處。大哥大嫂看了,就會誤以為我們偏向繼福晉這邊,你們兄弟之間就更疏遠了。只要你們兩個沒法扭成一團,她們就能從中謀算。”桐英嘆道:“這個世子之位就真的那麼好麼?一個個都在算計,我與大哥之間已經不象小時候親密了,再這樣下去,他早晚會將我和其他兄弟等同起來地。額娘在天之靈得知,一定又會難過得哭出來了。”淑寧問:“為什麼一直不封世子?你既然沒有那個心思,為何不去求皇上?早早立了世子,你大哥就不會這樣了。”

“哪有這麼容易?”桐英道:“這種事總要阿瑪開口才行。沒有父親尚在,我做兒子的越過他去求皇上封哥哥為世子的道理。我雖然想,可若阿瑪不肯,我有什麼法子?”

“那王爺為什麼不肯?”淑寧問“難道…是因為…福晉們?”

“她們當然出力不小。”桐英淡淡地道“不過大哥有些做法也不太好。他常常自持身份,對幾位福晉不太尊重,對弟妹們也不太友愛。阿瑪見了,心裡難免會有些顧忌。而且…阿瑪長年與大哥分居兩地,自然會更偏愛小兒子們。”他頓了頓,嘆道:“更糟糕的,是阿瑪手下的人裡,有好些人都很欣賞我;母親孃家那邊,外祖父母雖去世了,但兩位舅舅,卻更支持我。也因為這樣,大哥對我猜忌更深。我夾在中間,著實難做人。”淑寧知道他兩位舅舅都是武官,品級不低,眼下一位在湖南,一位在貴州,但家族勢力還是有地。她仔細考慮了許久,開口道:“若你真的不願意當世子,總要表明立場才好。你大哥是嫡長子,又早早有了軍職,可說是理所當然的世子人選。但若拖下去,你幾個弟弟們都長大了,這世子之位的歸屬就說不清了。照我說,你兄弟既然有嫌隙,若你能說服王爺上書請立你大哥為世子,你大哥定會明白過去是誤會了你。你們兄弟自然就能和好了。否則,再這樣下去,你大嫂又與我們不和,你們兄弟之間…此事你需得當機立斷。”桐英默然,緩緩點了點頭:“的確,是該做決斷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