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激戰白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聖誕節了,更新一章公眾版,祝福各位朋友聖誕快樂,另,希望各位喜歡我編的這《白馬軍歌》,今天聖誕,放華,各位可以多多評論哦:)扎馬釘又名“鐵蒺藜”
據《稗史類編》記載:“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持於武功五丈原,亮卒,懿追之,亮長史楊儀布鐵蒺藜…”所以,若將扎馬釘佈於陣前,敵人騎兵的衝擊將大受阻滯,再施以連弩,將大大增加對敵騎兵的殺傷力。
這段歷史,程長風在自己那個時空就讀到過,知道扎馬釘是諸葛亮明的,被蜀漢大量應用,因為三國後期,魏國的騎兵強大,不是蜀漢騎兵可以正面為敵的。
只不過,眼前的歷史被改變了,扎馬釘被張晨先明出來,不知道會不會再被諸葛先生“剽竊”回去。
“這個東西真能阻擋騎兵麼?”羅西擺著手中的“扎馬釘”嘖嘖稱奇;張飛也是一臉不服氣,他是馬上將領,自然也對這個不
冒。
眼前的“扎馬釘”高寸許,一釘上面鑄有四刺,三個刺頭著地,一刺頭垂直向上,是鐵所制,這樣不起眼的釘子實在不像能阻擋大部隊騎兵衝鋒的好武器。
“羅西大哥不知,這一枚‘扎馬釘’是沒有什麼作用,但千枚、萬枚灑下去,任你是寶馬良駒也是望釘興嘆啊。”張晨解釋道。
“呃…幸好啟世不是我的敵人…”張飛的眼前彷彿出現了萬千的扎馬釘,心下一寒,但面子上卻是不變,只是不再那般雄赳赳。
“好像諸葛亮的‘扎馬釘’是銅製的哦…”程長風回憶著。
“什麼諸葛?本來我是想用銅來製造,但一則我們現在無多餘銅材,二來我們常鑄造武器剩餘不少
鐵,所以,正好廢物利用。”張晨解釋道。
“啟世啊,你連立兩件大功,叫我怎樣謝你?”程長風問。
“為何邀功?晨所做乃為我江山,為我大漢,只要大哥能掃蕩四海,還我大漢一個強盛威名,給我等黎民一個盛世天堂,我無求矣。”張晨動情道。
“好,公孫瓚,你的遼西騎兵就是我第一塊實金石了…可惜,又是內亂…”程長風收拾心情,與眾人佈置開去。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的初秋,天高雲淡,北地寒秋,平原之上,兵馬肅殺。
江山城百里之地,地名沙頭村,乃因這裡接近海邊,土地多為沙質得名。
豔陽照下明晃的沙地上,兩列整齊的方陣互相對持著,相距不過8oo餘米。
這兩軍,一邊卻正是公孫瓚親自統帥的6萬遼西鐵騎,對面卻是飛虎軍中張飛帶領的黑虎軍團1ooo騎兵和預備軍5ooo加上軍民2萬,共近3萬人的飛虎軍。
其時正是秋清晨,白
霜天間,一陣緊似一陣的戰鼓響徹雲霄,靠西北的遼西軍方陣內閃開一條缺口,5ooo銀盔銀甲清一
白馬的騎兵蜂擁而出。
一名中年壯漢,同樣是身穿素銀盔甲,頭帶虎頭盔,手拿雙頭鐵矛,在這5ooo騎兵的簇擁下走向前陣,在距離對面敵軍大約3oo米的距離外停了下來。
“程雲小兒,你身領朝廷厚恩,卻不思報答,今朝事,我代朝廷來征伐與你,還不出來,下馬投降,本帥興許饒你一命。”來人正是東漢中郎兼遼西郡太守公孫瓚。他雖然知道程雲並不在對面,但仍這樣說,只是為打擊飛虎軍的士氣,讓他們知道自己跟隨的乃是“叛逆”他本是武將,又正當壯年,因此聲音極是渾厚,毫不費力的穿透了幾百米的距離,傳到了飛虎軍的陣中。
不一刻,凶神惡煞的張飛催馬而出,大叫道:“公孫小兒,你算什麼東西,敢叫我大哥姓名?你說朝廷叫你討伐我大哥,可有聖旨,若無聖旨,如何在這裡如狗狂吠,難道不知道捏造聖旨是死罪麼?”張飛說完,故意哈哈大笑。
“你…”公孫瓚早知道程長風這個義弟,但他知道的張飛可是莽撞無知的,怎麼今卻如此能言善變。
公孫瓚這幾天來可以說是鬱悶之極,從幽州城到江山城不過4oo餘里的路程,他的大軍硬是走了將近半個月才全部到達集結完畢。
一是夏末多雨,道路泥濘;二卻是沿路不斷有小股的飛虎軍屯田的軍民騷擾,公孫瓚也曾派出大軍去圍剿,奈何這些人打完就跑,專門設陷阱、打老弱,遇到大軍跑得比兔子還快。
幾天下來,得整支大軍疲憊不堪,簡直比一場大的戰役還要辛苦。
好不容易近了江山城,先行派出的探子卻現在三個衛星城市的環繞下,整個江山城的立體防禦體系堅固如此,先打哪一座,都會引來身後其他三城的攻擊。
公孫瓚本想破釜沉舟,先攻佔一座衛星城,然後再圖謀他策,這個時候,等待已久的張飛黑虎軍團卻出現了,這張飛早忍耐了近一個月,此時如出空籠的猛虎,死死的把公孫瓚咬在距離江山城不到1oo裡的這片平原上。
此時,眼見張飛如此責問,公孫瓚毫無準備下,一時張口結舌,怒氣上湧。
“誰給我取此人狗頭!”公孫瓚怒喝!
“某家願往,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公孫瓚一看,是一個面如冠玉的少年將軍,原來是自己‘白馬義從’新近收錄的一員,自稱常山真定人,姓趙名雲,字子龍,年紀不過16,只因身手不錯,任命他當’白馬義從’的什長。
“你?太過年幼,恐難也!”公孫瓚懷疑的看了趙雲一眼,拒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