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瞧了明天片刻,段易開口:“行。那你說說。”明天便道:“19世紀80年代,倫敦東區白教堂一帶發生了一系列連還殺人案,兇手至少殺了5個人。白教堂區是當時的移民集散地,可以看做一個平民窟。而那5個受害人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女。兇手自己寫信寄到了新聞社,聲稱自己就是連環殺人案的真兇,他自稱為‘開膛手傑克’。”停頓下來,看一眼段易的表情,明天再道:“我知道的就這麼多。更詳細的就不清楚了。”
“你說得已經很清楚了。”段易道,“我們大概瞭解一下背景就行。畢竟這是有自己單獨劇情的副本。”離開噴水池,三人先去到了白教堂跟前。
教堂並不大,估計只有百來平左右,此刻教堂緊閉,周圍也並沒有任何人在活動。圍著教堂走了一圈,三人發現暫時沒有辦法進去,便轉而去了警察局。
警察局裡沒有任何警察,只有一個看門的老頭子。
老頭子耳朵背,聽不清話,段易問了很多遍,才好不容易打聽清楚,最近警察放假了,沒有人在這裡。破案的事情,居然就這麼被徹底的給了靈媒,也就是這回的12個玩家。
關於兇殺案的事情,老頭子一問三不知。
跟旅館店的老闆娘麗莎一樣,老頭只是唱了一首歌:“開膛手傑克被殺了,寶琳和席非走在白教堂裡,狙擊手的腳步聲響起,開膛手傑克來了……”警察不在,但兇殺案的資料應該還在這裡。
思及於此,段易他們三人進入了警察局。
警察局只有兩層樓。一樓是會客室、審訊室和牢房;二樓則是辦公室、會議室和檔案室。
這裡的門並沒有鎖,走進檔案室,他們倒是輕易找到了資料——有各個死者死亡時的現場照片,有警察們自己寫下的破案筆記;甚至黑板上還有受害者之間的關係和簡要案情分析。
於是段易、明天還有顧良三個人這一待,就在檔案室裡待了整整一下午。
期間也有其他玩家陸續找過來,最後剩3號彭程、9號許若凡,還有12號女高中生尹瑩瑩留在這裡跟他們一起翻找資料。
他們倒是很有收穫,基本捋清了連環兇殺案的脈絡。
第一起兇殺案並不是在10月1發生的,而是在更早前的9月1
,第一個死者叫瑪麗;第二起兇殺案則發生在9月3
,死者叫安妮。
這兩個人都是女,她們的死法也相同,都是被子彈擊中心臟致死的。因此警察推測,這是一起連環殺人案,並將之命名為“白教堂連環殺人案”。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查證,警察們抓住了兇手。
一開始警察們懷疑兇手是一個叫湯姆的男人,他是個畫家。
之所以鎖定他,是因為通過排查兩個受害者的關係網,發現這個男人跟瑪麗和安妮都有關係。他是一個嫖客,瑪麗和安妮跟他的關係格外好。
湯姆的嫌疑實在太大,但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是——他不會用槍。
他不會用槍,當然不能開槍打死瑪麗和安妮。
於是警察只得重新搜查。
最後警察從他家裡找到了槍、子彈,只不過使用這個武器的,是他的子。
因此,湯姆的子妮可,被認定為是殺人兇手。至於動機,則是出於嫉妒——她的丈夫不愛自己,居然去愛平民窟廉價的人盡可夫的
女,妮可不能忍受,於是殺人。
9月25,妮可被收入警察局關押,就關在這棟樓第一層的牢房內。
然而在10月1,卻出現了第三起命案——一個叫寶琳的
女死於槍擊。
10月2上午,被認為是兇手的妮可在警察局門前的廣場上被處於絞刑,所有人都見證了她的死亡。
可是就在這的下午,第四起命案發生,一個叫席非的
女死亡。
最後是10月3。這
上午,阿加死於子彈
擊,她是第五個死亡的
女。這
下午,
女瑞伊也死了,她是第六個受害人。
也就是說從9月1開始,到10月3
結束,一共死了6個
女;這期間警察抓到了疑似兇手妮可,並將之處以絞刑。但妮可死後,兇殺案還在繼續。
唯一可能存在的真兇喪了命,但兇殺案沒有停止,警察只能認為妮可不是兇手。民眾們痛罵警察無能,警察無奈,最後請來了12個靈媒。
彭程跟著大家過了一遍事情的經過,忍不住嚎了句:“臥槽,這什麼啊,覺好難啊。我們中有沒有人是幹警察的?誰會破案啊?”找來筆記本,段易把整個事件的時間線梳理了一下,然後道:“好像暫時看不出什麼問題。”他轉頭,又是看向顧良,“你怎麼看?”顧良走到他身邊,從他手裡接過筆,在“瑞伊”這個名字上畫了個圈。他另一隻手則拿過來一張照片,這是拍攝於一張死亡現場的黑白照片。
黑白照片上的死者是瑞伊,她死在10月3下午,是第六個、也即目前為止的最後一個受害人。
段易問:“你覺得有什麼問題?”顧良手指著照片上的槍道:“只有她的屍體旁有槍。並且她的食指扣在扳機上。”屍體手裡握的槍是一種19世紀後期很行的左輪手槍,這種槍線條
暢,表面做了烤藍處理,槍身散發著深藍
,平衡
良好,後坐力小,
擊的
準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