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之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世上的路很多,我走過甚少。於是,上學的路更顯清晰。

通向鄰村小學的是——天的泥濘小道;夏天隱沒稻穀中的田埂;秋天發白的幹豆腐條;冬天裂縫的嘴。偏僻的村莊逃不過貧窮的纏身。爺爺是村裏最有知識的人,卻沒有唸完小學。蒙成他老人家的光輝,我順利的走進學堂。不過是幾個土磚,幾匹青瓦蓋成並排的幾間小屋。老師頭髮花白,説話幽默。趕上好機遇,大概他也可以在央視裏來一段彩的小品。然而,最喜歡的是他給我們放假,在農忙的季節。爺爺會帶我去城裏的姑姑家。在那裏,我可以看到另外一個世界(其實是現在已淘汰的黑白電視機)的生活。還有表哥的連環畫,很美妙!雖然,我喜歡院裏大樹下,爺爺講的故事。我讓爺爺把書拿出來,我自己看。他打開櫥櫃的銅鎖,一股書的黴味直往鼻子鑽。找出來的是幾本用線裝訂暗黃偏白滿葉都是黑字的玩藝。有的還得豎着讀,一個個字比打結的頭髮更繁。

八歲那年,父親從部隊回來,在鎮上的一家醫院工作。我隨之轉學,跟着父親。父親很嚴格,也許是習慣的緣故。他每天早上陪我跑步到學校。放學的路上,我給他講班上的趣事,引路上的目光。週末,父親帶我去爬山。從那時起,我對大自然就產生一種濃烈的情。美好的時光被上帝之手偷偷前撥,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城裏的初中。稻田,小溪,高山被馬路,車,高樓取代。一種失落,一種惘。在新同學中間,我是如此平凡,如此陌生。就在這時,父親決定“下海”我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隨風飄蕩。成績在紅燈籠的邊緣徘徊。仍有夢想的我,不忘奮起。在初中的畢業‮試考‬中,我進入全校前30名,獲得直接升入高中的機會。初中的許多同學高中時仍一個班。有的漸漸成為朋友,沒有太多的語言,卻很默契。場上,我學會乒乓球、羽球、排球…同學説,原來我並不內向。他們不知道,一個愛大自然的人內心是不能真正平靜的。高三,桌上的書可以遮住睡覺的頭。我看不到前方,只是埋頭學習。每週五晚上的聚餐是大家討論、放鬆的好機會。心情暢暢快快的,學習效率高高的。七月絢麗多彩!三十多個小時的興奮與動,走下火車,走進學校。大學夢——不,大學已不是夢!——就這樣圓了。

坐在大學的校園裏,回顧走過的上學路。其實,上學的路不簡單。

大家正在读